但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设定便于理解,唐朝禁军编制是南衙十六卫与北衙六军。
南衙十六卫里,左右监门卫顾名思义负责门禁(前文里卓连贺就是左监门卫的),左右千牛卫是仪仗队,基本是给贵族弟子镀金用的。
南衙禁军主要是负责守卫京城,北衙六军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负责守卫皇宫,守卫皇帝。
所以宫变主要的策反对象都是北衙禁军,等南衙军来估计黄花菜凉了。
至于从玄武门进攻的重要性,相信某位历史知名人士已经证明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王的进攻思路的确没什么错【目移】
历朝历代的禁军制度都很复杂,毕竟皇帝也害怕禁军反叛。就不多做讨论了,前面的也只是本人的理解,可能有疏漏,请理解。
127灼夜明
◎墨拂歌,你最好一辈子都这样深谋远虑。◎
洛祁殊是在深夜被来势汹汹的一队人惊醒的。
来人态度强硬,即使自己府上的下人一再说今日已晚,要见主人请明日再来,但他们竟然亮出刀刃强行要见洛祁殊。
无奈之下,洛祁殊只能穿衣执剑来到府门前。
府外围着的人全副武装,目光幽深,府门前的灯烛照得他们的眼瞳如同暗夜里潜伏的群狼,“洛大人,我们主子请您共谋大事。”
洛祁殊的手搭在剑柄上,做出随时准备出鞘的姿势,“你们主人是谁?”
“宣王殿下,”领头人顿了顿,又道,“也是玄朝未来的皇帝陛下。”
虽然不知道宣王又在做什么春秋大梦,洛祁殊还是面色平静地问,“宣王殿下要我做什么?”
“陛下今日午后莫名崩逝,皇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隐藏消息,狼子野心,陛下的死定然与她和太子有关。宣王殿下已经起兵护驾擒贼了,临行前嘱咐我们,他欣赏洛大人的才干,望与洛大人共谋大事。”
洛祁殊在听见这个消息后,面色也难掩震惊,许久后才冷静下来,追问,“陛下向来康健,怎么会突然薨逝?”
领头人回答,“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定然与太子一党脱不了干系,等到殿下在宫内擒贼后审问,自然就知道真相了!”
洛祁殊显然不会像宣王一党这群人一般异想天开,已经做起了拥立新帝升官发财的美梦。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件事的蹊跷之处,为什么偏偏就在太子不在京城内的时间,皇帝就崩逝了?
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两方的战力,影卫只忠心皇帝,现在应当是两不相帮,南衙卫基本也不用纳入考虑,羽林卫是周肃亲自统率,要对付并非铁板一块的龙武军和神武军,宣王到的确是有胜算的。
可是这件事还是太诡异了,事情发生的如此巧合,真的不是一个圈套吗?
“此事很蹊跷,我觉得还是应当观望一番。”沉吟片刻后,洛祁殊还是想要拒绝。
“观望?洛大人真是说笑,现在还有时间观望吗?”对方不耐地打断了他,“难道要观望到太子回京登基?那宣王殿下就没有任何机会了。您与殿下也算亲厚,太子登基后若是清算起来,您也讨不到好,这其中利害您还掂量不清?”
对方的发言一瞬连通了洛祁殊脑中疑惑的缺口——宣王母族势力庞大,本又备受宠爱,玄昳若是被废黜,太子之位自然是他的囊中之物,如非万不得已,他也不可能疯狂到去做逼宫之事。
所谓围师必阙,须先将他毁掉,再留给他一线光明,他才会像饿犬看见骨头一般不顾一切地扑上去。
捕杀宣王这只困兽的笼网,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布下。
在想通这一点的洛祁殊面色倏然苍白,急忙道,“快回去劝宣王殿下收兵,这是陷阱!!”
而面前人却用一种看傻子的鄙夷目光注视着他,“洛大人,离弦之箭,怎能回头?而且就算不出兵又能如何,难道太子登基之后会放过殿下吗?”
是这的确是宣王的死局,放手一搏尚有一线生机,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无可救药。”洛祁殊无可奈何地闭眼,竟然是被气出了冷笑,“这明知道是死局的浑水,我是不会陪你们趟的。”
话音刚落,宣王的人马已经纷纷拔出了刀刃,“殿下吩咐过,若是您不识相的话,那就只能得罪了!”
刀剑瞬间相接。
、
月至中天,洛祁殊府前已经被鲜血浸染出一片殷红河流,宣王带来的人马已经被尽数斩杀,洛祁殊手中执剑,身上的伤口渗出血迹染红衣袍,而他身后洛府的家丁也有不少伤亡。
他身后的侍从鼓起勇气问,“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
洛祁殊看着门口横陈的尸体,阖上眼眸,“立刻收拾行囊,我要回芜城。”
侍从被他的决定一惊,“您要是现在回芜城,之后朝廷的人来找您该怎么办?”
他不禁冷笑,“自然是要来找我的,不过来找我,就是来要我的命了。”他面露嫌恶,“这个蠢货,自己寻死就算了,还要把我也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