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反对的,他都严惩。”
“就这么,他一直坚持了七年多,壮烈牺牲!享年三十八岁。”
“等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当场就全面废除了新法!”
“这就是显而易见的,因变法而死的皇帝。”
“而在这些年之中,宋神宗也的確预料到了自己变法遭受到的阻力……”
“他一生有十四个儿子。”
“其中,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七子、八子、十子,全都早殤!”
“有些,甚至是刚出生第二天就嗝屁了。”
“十四个儿子死了八个,这都有一半了。”
“而未来的宋哲宗赵煦能活下来,还多亏了他母亲是个平民出生。”
“既是平民出生,那就没有外戚势力,就好掌控,而且,宋哲宗母亲朱氏,本身也不强势,性子很温和,这就更好掌控了。”
“所以,赵煦活下来了,按照顺序,就成了长子,就这个身份,他几乎就成了准皇储。”
“当然,扯的有点远……”
“继续说宋神宗。”
“儿子的死,並没有动摇宋神宗变法的决心。”
“真正让他动摇的,还是与西夏的战斗。”
“他年幼时,就深知兵事的重要性,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但『祖宗数次兵败』,他深以为耻,欲要一雪前耻,想要有大作为!”
“第一次与西夏对战,是在熙寧四年的时候,因为交趾侵宋,被迫失败。”
“第二次,是在元丰四年的时候,此时,已经变法很多年了,西夏內部又出现了政乱,宋神宗认为机会来了,当场就五路发兵,征討西夏。”
“一开始,那叫一个顺利,各路都开始攻克州部。”
“经过一系列大战,宋军先后攻取了西夏的米脂寨、石州、夏州、银州等地,那叫一个势如破竹,那叫一个勇猛无前!”
“然而,也就恰在此时,粮草竟然供应不上了!又恰逢大雪,直接损失惨重。”
“而另一边,刘昌祚也是勇猛异常,一路攻到了灵州城下。”
“灵州,是以前西夏的首都,现在大概也属於陪都的地位。”
“这刘昌祚,几乎都要杀穿西夏了,结果,这次,不仅出现了粮草不足,还出现了攻城器械迟迟无法送到前线作战部队手上。”
“毫无疑问,这一场仗败了!”
“败在了没有粮草,没有攻城器械之上。”
“而粮草,乃至攻城器械,是由兵部、枢密院来管理的。”
“兵部负责採购,枢密院负责送到前线。”
“而此时的枢密使,就是文彦博。”
“文彦博,司马光,韩琦,这三人,就是最顽固的反对守旧派之一!”
“当时,变法的时候,韩琦反对的是青苗法,而文彦博,反对的就是市易法!”
“说白了,这要是让神宗在这一战打贏了,那神宗的威望將前所未有的高,他们这些反对派,真插不上嘴了。”
“所以,这一战,不管如何,也得搞黄了!”
“啥?你勇猛无双,以一当百?”
“那有屁用!我直接断你粮草,让你吃不上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