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从一些蛛丝马跡中,也能了解到一些情况……”
“首先就是这个御札的问题。”
“正常而言,赵构不说每天都给岳飞写信吧,也会更据前线打仗,岳飞上奏,而回信。”
“赵构最后一封御札,是在三月十七,了解到的是三月初九的情报。”
“这时候,赵构还让岳飞去支援韩世忠。”
“按理来说,接下来,赵构应该回应初十,十一,十二,十三,乃至十四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只要岳飞上奏,赵构就会回信。”
“甚至,哪怕岳飞不上奏,赵构在纵览全局,归纳情报的情况下,也会写密信给岳飞,告知岳飞情况。”
“可这一封御札之后,就再也没有给岳飞的御札。”
“也就是说,这是,赵构给岳飞的最后一封密信!”
“而后面,宋史中记载:张俊请求把所统率的军队改隶御前。”
“就按照以上的情况,推测一下大概发生了什么事。”
“首先就是,在赵构不知情的情况下,三月十四,张俊跑到了建康府,十七號,赵构给岳飞写了最后一封信,十八十九二十號,就在这几天。”
“赵构还没来得及回岳飞其他的密奏,张俊就忽然出现在临安。”
“然后,跟赵构说,请求把他所统帅的本部兵马,接管赵构的亲军护卫,並且,改统制官为御前统制官。”
“这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直接把赵构给控制起来了!”
“当赵构身边的亲军都变成张俊统帅的兵后,哪还有密信能够送的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赵构十七號还能发密信,十七號之后就没了。”
“毕竟,从建康到临安,还有一段不短距离。”
“但赵构十七號能发密信,往后就不行了。”
“因为张俊已经到了。”
“普通密信都发不出去,就更別说发求救密信了!”
“现在,皇帝被控制了之后,事情就好办了。”
“秦檜以高宗的名义,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
“是的,就是枢密副使。”
“连韩世忠,张俊,都是枢密使,可偏偏,就岳飞,这个功绩能力,不输任何人的岳飞,就只是个枢密副使!”
“为什么?”
“因为秦檜此时也还是枢密使。”
“这枢密副使,就要受到枢密使的节制,秦檜就直接成了岳飞的顶头上司。”
“同时,张俊与秦檜还合谋,废了三个宣抚司。”
“这三个宣抚司,分別是,张俊,韩世忠与岳飞。”
“说白了,就是罢兵权。”
“韩世忠与岳飞,是真的被罢免了兵权,但张俊不是,他的兵,全成了赵构的御前亲军。”
“废宣抚司是真的废,韩世忠与岳飞也是真的没了兵权,但张俊的兵权,自始至终都还在。”
“要不然,你让赵构去指挥一下张俊的那些兵?你看张俊那些兵是听张俊的,还是听皇帝的?”
“关键是,这还没完。”
“张俊与秦檜继续合谋,让所有统制官,就是岳飞韩世忠那些手下,能够带一万兵的那些统制官,全都改成御前统制官。”
“所谓御前统制官,就是直接成为了皇帝亲兵统制官。”
“而张俊,掌管著御前兵马,那些统制官多了这『御前』两个字,那韩世忠与岳飞的部將,全都归张俊节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