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禄山虽然也靠著杨贵妃上位,但他与杨国忠这种宰相又不一样。”
“安禄山是有兵权的。”
“他是三镇节度使。”
“当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兵权越来越大。”
“杨国忠开始怕了。”
“这蠢东西还害怕安禄山威胁到他的相位,於是,就跑到李隆基那边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
“这算是正常的排除异己,打压政敌了。”
“但还別说,甭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他还真就说对了。”
“安禄山,的確想要谋反。”
“只不过,李隆基以为这是正常的將相不和,就没有理会。”
“其实这时候也的確算得上是將相不和,本来就是杨国忠害怕安禄山威胁到自己,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歪打正著而已。”
“后来,杨国忠又表示,让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用来牵制安禄山。”
“李隆基毕竟还是李隆基,虽然不想管事,虽然只想摆烂,但是,他还是能够意识到安禄山兵权过大,会成为威胁,於是乎,就把安禄山喊了回来,试探他有没有谋反之心。”
“可安禄山早就在他那亲爱的母亲那边得到了消息,於是將计就计,开始诉说自己的一片赤心。”
“至於李隆基信不信?那不知道,反正,他打算让安禄山当宰相。”
“如果从官职上面来说,这的確是提升,某种意义上来讲,李隆基好像的確是相信了安禄山的忠心。”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安禄山当了宰相,就相当於被卸下了兵权,没有兵权,光一个宰相,想要在如今的大唐造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从削弱兵权方面而言,李隆基这时候脑子还算是清醒,知道该如何去制衡。”
“可偏偏,这时候,杨国忠这猪队友又跳出来了,表示,安禄山虽然有军功,但目不识丁,无法当宰相!”
“於是乎,安禄山,又还是那个三镇节度使,还是手握重兵的三镇节度使。”
“只能说,杨国忠是真的猪队友。”
“但凡李林甫在这,都会同意。”
“將相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你一个宰相,拿什么跟人家手握重兵的三镇节度使玩?”
“要是安禄山当宰相,那有的是机会搞垮安禄山,隨便在工作上搞点事情,都足够搞垮安禄山了。”
“到底是目不识丁的宰相容易对付?还是目不识丁的藩镇將军容易对付?”
“杨国忠这猪脑子就从来没有好好想过!”
“既然一开始就把安禄山当成政敌来看待,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对方从他擅长的领域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来,再以自己的优势,弄死对方。”
“可偏偏,杨国忠就这么放虎归山了。”
“真的,但凡这杨国忠在嘉靖朝,早就被吃的连骨头渣滓都不剩了!”
“然后……”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打著討伐杨国忠这奸臣的名號,直接造反了!”
“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
“说真的,这场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白痴与傻子的叛乱!”
“再加上一个脑瘫皇帝。”
“这些人,直接给大唐挖好坟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