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瘦削的少年重重地磕下头:“请陛下全臣夙愿。”
咚,咚,咚,磕头叩首的声音不住地在殿中响着,一下一下地,砸得人心中生疼,赵亭峥闭了闭眼睛,良久,道:“卢大人愿不愿意收下这一员侍卫?”
周禄全的武艺做她的侍卫简直是暴殄天物,卢珠玉又惊又喜,虽不明所以,但连忙叩头道:“多谢陛下!”
秋九月,工部尚书卢珠玉将官职脱下,拿着赵亭峥赐的钦差宝剑,踏上了出京游遍土地的大路。
猎猎秋风,她身边坐着个黑衣少言的侍卫,抱着剑,神情怔忡,
每逢庙,他便下去,为不知名的小鬼供上一香。
第二年,鸣翠书院重新落成。
楚睢见到时还有些意外,他有些怀念地走进书院里,看见一个个年轻又兴奋的学子,心中不免微怔。
“后宫的事情少,”赵亭峥牵着他的手道,“这些都是各地举荐来的学子,宫中学士众多,年轻得力之人却少,日后望唯唯替朕多费心了。”
闻言,楚睢眼中微动。
赵亭峥拉下他的颈亲了他一口。
他本是误入深宫的状元之才,有一腔报国报民的志向在。
这深宫之外的书院,是给她执手一生的君后,亦是给她惊才绝艳的太傅。
后宫只一人,原本君后处理不尽的的宫务与口舌纷争便烟消云散,长思乖巧安静,二子迟迟未至,鸣翠书院井然有序地运转了起来,渐渐成了闻名天下的帝王智囊。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偶尔,楚睢看着自己始终平坦的腹部,心中不免犯起疑惑。
照着从前那两个来的速度,第三个应该也很快才是,赵亭峥日日压着他折腾,怎么肚子还一点儿动静都不见呢?
还有,赵亭峥好像对此并不意外似的,这才是令他最为疑惑之处。
第三年,圣娘娘再次临世。
万人叩头,不过此时,娘娘们倒不像头一次来般四处显灵,而是尽兴了似的,静悄悄地看了看,便安静了。
娘娘神庙依旧灵验,只是显灵之事已成传说,后人只能从这代大宁人的口中窥得一二了。
北山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为圣娘娘临世时所生,长得健壮又聪慧,南狼在姐姐产子时来京了一趟,递了奏折,宫中提前设宴招待这位年轻的镇北将军。
是夜,恭祝三杯,其乐融融。
赵亭峥眼睛中的金色在这次圣娘娘显灵之后褪去了,变成了黑丝绒般柔软的黑色,外头的京城恭送圣娘娘,已成一片人海,独人声鼎沸时,帝王跪于太庙之前虔诚地上香。
忽然间,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不必说,赵亭峥也知道是谁。
“这只眼睛里曾经住着圣娘娘们的神体,”她自顾自地插上了香,檀香袅袅,“娘娘们离开了大宁许多年,虽为神灵庇佑苍生,终究是想亲眼见见人间。”
答应楚睢的事情,赵亭峥一字一句据实相告,专注又认真。
“这三年间圣娘娘们从未离去,她们一直都在,见着苍生,见着土地,见着统治过又护佑过的人间,见着新生的北狄。”
而娘娘们来到世间,承接一切的是赵亭峥的身体。
以凡人之躯,承接神灵,此为逆天之举,她的身体不知何时就要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