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一心求道 > 第16章 春江月夜3(第1页)

第16章 春江月夜3(第1页)

大江东去,至江州彭泽,劈开大山的同时,也被山势束紧,浊浪如奔马,撞礁成雪,旋即被后浪吞卷,怒涛裂空。两岸崖壁似斧劈,遥遥望去,隐隐可见庐山巍峨。

苏州城郊一幕只是旅途上的一个小小插曲。

先说一下,诗衣的猜测的确不错。宝相庄严的番僧、俊美不凡的年轻公子,正是天龙当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大理国镇南王世子段誉。

而此时“剧情”,正是鸠摩智入大理强抢【六脉神剑经】不成后,强掳段誉为“活剑谱”。

鸠摩智好武成痴,野心勃勃,但身为吐蕃国师,自有一层面皮,须好些脸面。因此,虽然是他想要【六脉神剑】,却偏偏假托为还故人慕容博之遗愿,愿以自身高明武学相换,同时得到【六脉神剑经】后绝不多看一眼,立即赶赴苏州慕容博墓前,将其焚毁,以告故人。

结果夺经不成,且真经被大理天龙寺高僧焚毁。鸠摩智便又掳走用脑子记住剑经的段誉,依然是这般说辞,希望段誉能默写出剑经,由他在故人墓前焚毁。可惜段小王爷虽痴,却不是傻,中间关系利害早就想得透彻,无论如何威逼利诱,都不曾屈服。鸠摩智虽心中焦躁,但仍不肯放弃,遂一路东行,一边赶赴苏州,打听慕容博居处参合庄所在,一边继续威逼强迫段誉,直至遇到诗衣一行。

之后的遭遇,总体上可评为“有惊无险”——事后想想,诗衣也为自己的“头脑发热”感到后怕,当然,如果换一换词汇的话,说成“行动果决”也完全正确。

关键结果是好的。

那就是理智果断、行动果决。

当然,关键还是从玉真子身上扒拉出来的【神行百变】足够给力。

如果说,一开始还没想起这位玉真子是何方神圣,当她连续拿到了铁剑门的【师门铁剑】和轻功功法【神行百变】后,脑海里的某块记忆就逐渐激活了。尤其是【神行百变】对内力的低依赖属性,更是让她终于想起了某个反传统的无赖主角,继而想起了他赖以成名的几项“绝技”,其中就有这【神行百变】,武功低微的他,因为不通内力,所以根本没有学到完全版,但即便如此,依靠这门残缺版轻功,不知避过了多少次艰险。

这也是她虽没有经历过江湖实战、却仍敢于一搏的底气。

同样,也少不了鸠摩智大师的霸道与强横的“助攻”。

若非他太过精明,敏锐察觉到段誉对她的“与众不同”后,立即随机应变,准备将她扣下用来要挟段誉,她也不至于兵行险招。

不管怎么说,最终结果还是好的。

甩掉鸠摩智后,诗衣领着段世子左拐右拐,很快就从苏州城的另一个城门出来,并迅速来到码头。而此时,被她甩在小舟上的素笺等人也早就机灵的抢先划船返回。于是,众人一汇合,立即解缆拔锚,扬帆起航,就此把鸠摩智远远甩在了身后。

之后,船队沿江南运河北上,至金陵驶入大江,而后逆江而上,一路西行,离家半月,已至九江。

一朝重获自由,段小王爷自然欣喜无比。但重获自由的段世子却并没有归心似箭,反而客客气气的询问能否暂且借船同行,待至武昌再如何如何。

这理由其实也说得过去。毕竟段小王爷此刻身无分文,又无僚属在旁,与其孤身一人返乡,确实不如继续同行一段,再做计较。

诗衣倒是略知其几分脾性,心中多少是有些嘀咕“醉翁之意不在酒”什么的,但又唯恐太过自恋。

不过一时犹疑后也就放下了。诗衣本来性子恬淡,素来不愿为身外之物、表面皮囊之类的东西费神。再加上段誉为人其实相当不错(抛开对神仙姊姊的痴态),脾性温和,学识不凡,有这么一位同行旅人,也是很不错的。所以,略作犹豫后,诗衣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位同行友人。

段誉之喜悦自不必提,而其举止果然甚为有礼,温润如玉,谦谦君子。至少诗衣身边的丫鬟们对他印象尚可。

嗯,也就是印象尚可。主要的减分项来自于这位段公子每日里与自家小姐待得时间也太长了点,虽然无非是下棋作画、探讨诗词歌赋、佛经道韵之类,风光霁月,但……还是有点碍眼。

诗衣自是不知贴身侍女们的腹诽,这几天相处下来,她自己感觉还是挺好的——她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但贴身侍女们却看得清楚,自家仙子小姐自打出来以后,虽然依旧淡然脱俗,依旧喜静不喜闹,但整个人明显“放开”了许多,与以往已大不相同。

如与这位段公子聊天下棋什么的,固然段公子才华横溢,但以往在临安府,也并非没有这样优秀的郎君,但自家小姐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深交”。

诗衣虽不自知,但若是有人与她说的话,她倒也能明白其中缘由——既有久病的身体有康复之可能所带来的希望,亦有一朝脱离樊笼的舒畅。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终非土生土长的世家贵女,虽然举止礼仪什么的都学得像模像样,但心里喜欢的,却还是前世那个生活中更加自由自在的自己。

于是,一旦有机会,不知不觉间,也就“原形毕露”了。

一路行来,沿途景色着实令诗衣开怀。她自穿越到这个位面一十四年,虽说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却也受困于一隅,最多也就是游个西湖。直到现在,才算是第一次游历这个位面的大好河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