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咸鱼公主靠毒术杀疯了 > 端倪现(第1页)

端倪现(第1页)

驸马一事,竟在御书房三言两语间尘埃落定,顺利得让崔逢青心底都掠过一丝意外。他本以为皇帝会借此机会再行试探敲打,少不得一番君臣虚与委蛇的拉扯。

这份出乎意料的“爽快”,让他不由自主地开始重新审视浮梦与皇室之间那层脆弱而诡异的关系——浮于表面的“亲情”下,是心照不宣的疏离与戒备。仿佛一层薄冰,无人敢轻易戳破,因为一旦碎裂,冰下涌动的暗流,足以将所有人卷入未知的深渊。

皇帝金口玉言甫落,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浮梦腰间那枚略显陈旧、却始终佩戴着的游龙玉佩。

眼神深处,一丝极其复杂的暗芒倏忽掠过,快得如同错觉。他随即端起手边那杯早已凉透的顾渚紫笋,借着饮茶的动作,完美地掩去了唇边一抹难以言喻的弧度。

那神情,仿佛透过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儿,看到了另一个同样佩戴着龙纹玉佩、风华绝代却最终在烈火与高楼间香消玉殒的凄艳身影——姬瑶。

短暂的恍惚被帝王心术迅速压下。既然在驸马任职一事上开了口子,自然不能让他闲着。皇帝放下茶杯,指节在光滑的紫檀御案上轻轻叩击,发出沉闷的声响,将崔逢青的思绪拉回。

“既如此,”皇帝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长安城近来有桩悬案,搅得人心惶惶,便全权交由逢青去办吧。”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崔逢青,"此案疑点重重,牵连甚广,三司衙门联合查了整整三月,竟如石沉大海,毫无线索头绪,着实令朕心忧。”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几分“体恤”:“只是,婚期已定在桂月初六。钦天监算过,是个百年难遇的上上大吉之日,不宜更改。爱卿若能在此吉期之前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皇帝意味深长地拖长了尾音,虽未明言,但其中期许与无形的压力,已昭然若揭。

“德全。”皇帝朝门外唤了一声。

德全应声而入,如同一个没有重量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将一份厚重的卷宗呈送到崔逢青面前。“骠骑将军,此乃案情的相关卷宗,请过目。”

崔逢青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卷宗,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锦缎封面。他垂眸,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冷嘲。

好一个“一唱一和”,婚期轻描淡写带过,真正的重点却落在了这桩烫手的“疑案”上。今日这场召见,分明是早已备好的局。有趣,他微微躬身,声音听不出波澜:“臣,谢陛下赐婚。疑案之事,臣自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浮梦冷眼看着御案前两人搭台唱戏。自己这个“公主”,不过是他们君臣博弈中一个顺带的由头,一块搭建舞台的背景板。后续的刀光剑影、疑云诡谲,似乎都与她无关了。

她索性不再言语,只是安静地坐着,一双看似平静的杏眸,细细观察着两人言语间的机锋与神色流转的微妙变化。

然而,方才皇帝扫过玉佩时那转瞬即逝的异样,以及“桂月初六”这个似曾相识的日子,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更深的涟漪。

她猛地想起文先生信中那句石破天惊的质问:“宫中府中,可存姬夫人半幅真容?可敢让公主睹物思人?!”

一股混杂着思念、不甘与愤怒的情绪涌上心头。她深吸一口气,不再扮演那个乖巧或惶恐的女儿,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近乎直白的恳切,打断了君臣间无声的较量:

“父皇,”浮梦抬起眼,目光直直望向龙椅上的皇帝,不再回避,

“儿臣有一事不明。为何公主府中……寻不到母亲一幅画像?儿臣知晓父皇日理万机,儿臣及笄之礼未能操办,儿臣不敢有怨。可是……”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这并非全然做戏,而是十年记忆空白下,对那模糊母爱的本能渴望与巨大失落,“儿臣……想母亲了。只想看看她的样子,哪怕……只是一眼。”

御书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德全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皇帝面上的神情纹丝未动,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的帝王仪态,仿佛浮梦问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他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浮沫,声音是一贯的温和腔调,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疏离:

“你母亲啊……”他像是陷入了某种遥远的回忆,语气飘忽,

“她生性恬淡,不喜张扬,尤其不喜旁人替她画像,总觉得画匠之笔,难描其神韵之万一。是以……并未留下什么画作。”

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却轻飘飘地将浮梦所有的追问堵了回去。

浮梦张了张嘴,还想再问——宫中画师呢?难道连一幅宫廷记录都没有?母亲生前,难道就没有至交好友为她留下丹青?无数疑问在她喉间翻涌。

然而,皇帝显然不打算给她继续探究的机会。

“时候不早了。”皇帝放下茶杯,声音带着不容反驳的送客之意,目光掠过浮梦,落在崔逢青身上,“婚期在即,诸多事宜需筹备。熙仁,逢青,你们二人也早做打算吧。”说罢,他不再看他们,径直拂袖一挥,示意德全送客。

那姿态,是彻底的拒绝与终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