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十三抱拳道:“卑职是十三。”
杨云舒有些不解,为什么军中之人都用数字排序,“十三阿兄,你的本名叫什么?”
杨十三挠挠头,觉得说出来有些不好意思,“这……”
一旁的知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几个人的目光都看向她,她咽下嘴里的饼,才道:“云舒,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原来的名字都很难听,什么大柱、小山、铁柱都算得上的好听的了。”
杨云舒惊讶道:“还有什么更难听的名字吗?”
杨云卿看了知意一眼,让她顾全下旁人的自尊心。
知意便道:“比如什么李狗蛋、王二狗之类的。”她被自家娘子看了一眼,没敢说杨十三的本名便叫“王狗蛋”。
杨十三立在一旁,心里松了一口气,知意那嘴巴大咧咧的丫头,没把他的本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否则真是丢死人了。
杨十三转过身,继续去整理床榻了。
杨云舒啃着手里那半块饼,说道:“阿姊,他们为何不给自家孩子起个好点的名字呢?”
杨云卿把手中的碗放下,“大约是因为,识字的人太少了。”
杨云舒把饼放下,“那我以后要让凉州城的百姓,人人都识字。”他本来是想说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识字,又觉得任务太艰巨,就先从凉州城开始吧。
几人吃过了饭,云舒在心里勾画着要让全凉州城的孩子都上学的大计,在一本册子上写着什么。
杨云卿看了眼阿弟,没有告诉他,如今的局面,百姓们连吃饱都艰难,怎么会花钱让孩子们去学堂?
除非,由官府出钱资助孩子们上学,她摇摇头,如今凉州城从百姓那里纳来的赋税要给士兵们发军饷,还要打造兵器,还要修补城墙、疏通河道,哪里有多余的银钱来做这些?
她想起贺节度使家中纯金打造的餐器,波斯运来的名贵地毯,也许,多余的银钱也不是没有,只是都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银钱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华贵的器皿、财宝,又似乎能见得人了……
上午时,杨云卿去了八营一趟,看了会儿秦校尉训练新箭手,又去了其他营,看了看今年新招来的兵士的训练状况。
半晌时,军器库派仓吏运来了发给新兵们使用的兵器,她上前去随意挑了几把出来,的确是按着昨日她与夏属官所说的标准选出来的旧兵器。
军营里的新兵们看着这兵器,虽然旧,但是是他们来军营里的第一件武器,众人按着自己所属的方阵领了对应的长枪或弓箭等物,便下去练习了。
没领到的兵们一脸丧气,杨云卿少不得要安慰众人几句,“后面还会有兵器运来”之类的话。
果不其然,过了半个时辰,就又有军器库的仓吏压车过来了。
那仓吏抹着自己脸上的汗,对着杨云卿道:“这位将军,城中的车马难借,好不容易凑齐了二十辆车,只是这兵器太多,一时难以运完。”
杨云卿看着他满头的汗,此时已是仲秋,稍不留意便会得风寒,她递给他一张粗布帕子,“无妨,这三日运来便可。”
那仓吏连忙点头,“谢将军。”来之前,李执事耳提面命,让他今日上午务必要运送完,说是将军吩咐了,要在今日上午上报可用的兵器数量,一并运送兵器。
他抹抹头上的汗,他当时便觉得李执事大概是领会错了上官的意思。
果然如此。
杨云卿不知道那仓吏与李执事之间发生的事,她交代好之后,便从兵们训练的校场回了帐篷,开始处理函文,她刚坐下没多久,张英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