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晖也起身道:“前年军中,大喇嘛曾为儿臣治疗箭伤,儿臣还未好好感谢他,让儿臣也一起去吧。”
雍正帝看看两人,道:“也罢,你们就一起代朕去看望他,替朕跟他说,让他在京安心养病,朕择日再去看他。”
弘晖&德亨:“是。”
两人告退。
出了养心殿,两人就近出了西华门,骑马向景山寿皇殿赶去。
因为康熙帝梓宫暂安寿皇殿,活佛便也就近安于此处庙宇,为康熙帝诵经祈福。
见到活佛时候,活佛已经是弥留之际,不等两人说话,活佛看着,对他们点点头,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
圆寂了。
德亨想要上前,被随行喇嘛阻拦,他们围着活佛唱念颂文,燃香祷告,送其升天。
德亨只能站在殿外看着,送这位九十老者登极长乐,归入西天。
第348章
既然来到景山,自然要去先帝灵前祭拜。
近三个月时间,允禵已见瘦骨,整个人凌厉寒峻如同才从雪地里抽出来的刀锋,看来的视线,刺骨的寒冷。
如今大势已定,他如此,也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
或者已经认清了形势,只是不甘心,那又怎么样呢?
德亨和弘晖两个给康熙帝上香,跪在允禵身侧烧纸祭拜,弘晖语带哽咽,劝道:“十四叔莫要哀毁过甚,皇祖母在宫中,甚是记挂您。”
允禵冷哧一声,没接这话。
弘晖对此并不介意,继续道:“新帝甫登基,大封宗室,子侄是重中之重,五叔、七叔家的不用说,三位弟弟有军功在身,皆在原爵位上晋升一级,或为世子,或为贝勒。其他家的弟弟们年纪纵小,功劳上也不显,也都封了镇国公,此乃皇恩浩荡,优恩宗室的意思。”
“只有十三叔家的弘昌例外,先定就是拟封贝子,从皇子例。我便说:十四叔家的弘春也该如皇子例,从贝子起封。皇上说:允禵大不孝,他的儿子,如何要从皇子例。我说:看在皇祖母份上吧,她老人家眼睛都哭坏了。皇上也流泪不止。”
“我是知道皇上是因为什么流泪的,因为他的亲兄弟跟他不是一条心,让皇祖母在两亲子间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两全。”
“十四叔,你当明白,皇上乃是奉天承运,先帝生前就定下的真龙天子,满朝皆服。您何必与大势对抗,伤了至亲血脉的心和前程。”
黄纸燃烧的烟气带着黑灰飘散在空气中,允禵看着眼前飘荡的黑灰,淡淡道:“新君能有你为子,真是邀天之幸,看来,新朝的太子,非你莫属了。如今皇太后立了,皇后立了,我怎么没听皇上说要立太子呢?”
“还是被故意压下了?”
弘晖微微一笑,道:“说实话,我是不想那么早做太子的。”
允禵:“哦?”
弘晖:“前朝旧事还未远,我应引以为戒。皇上春秋鼎盛,我作为人子,理应辅佐皇上稳定朝政,开继新章,做了太子,处处受束缚,还成了个现成的靶子,有什么好处?”
其实在新皇登基第二日内阁就拟折子要立他为太子了,他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下面的弟弟们年纪都小,没有人跟他争,他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皇上也找过他问话,问他要不要做太子,不是想不想,而是要不要。
听话听音。弘晖一听这话就知道汗阿玛并不想那么早立太子,他也就顺势拒绝了。
德亨也认为,太早立太子可能会重演当年废太子之祸,况且,太子得是皇帝给的,不能是自己“要”的,不然,那不成乱臣贼子了?
不过,德亨也说了,如果嗣君始终不定,会给外人一种皇帝并不嘱意嫡长继位大统的错觉。
所以,他可以不做太子,但他必须稳坐储君之位。
不立则以,若立,他必须是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