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澄朱氏到底没有吴郡沈、江宁裴、竟陵杨这种顶级门楣傲视南方的底气,部曲首领自然也不敢在其他世家子弟面前摆出倨傲神色。
他未必能准确判定丹阳顾氏究竟在南方世家中能排到哪一行列,但他知道丹阳顾氏的确是世家之列。这些世家子弟最重颜面,若是令对方心中记恨,说不准硬要报复,自己多多少少会沾染些麻烦。
于是开口时,他的语气当真是十分百分的恭敬有礼。
好一名温良忠仆。
车中没有传来声音。
不管是景昭,还是裴令之,和他多说一句话都是自降身份。就连穆嫔,也没有开口的兴致。
在这种全然无视的尴尬沉默中,苏惠扬起马鞭,骏马吃痛,骤然加速。
后面那辆车上,积素虽然不明所以,不过一看前面加速,立刻也扬鞭催马,驾车狂奔。
两辆马车相继呼啸而过,卷起的尘土扑了朱氏部曲满头满脸。
马车一路疾驰,驶出城门。
城门外官道平直延伸向远方,即使穷尽目力也难以望到尽头。官道两旁的农田里,黄绿相间的稻浪翻涌不息,随着清风吹拂簌簌作响。
车外炎热,却也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芬芳。
这种气味与雨后浓郁的土腥气并不相同,显得更为朴实厚重。
穆嫔悄悄挑起车帘一角,向外望去。
看着日光下翻涌的稻浪,那股不知为何卡在她心头的郁气渐渐平缓。
她的身侧,传来景昭与裴令之的交谈。
“这些稻子长势不错,你们南方不愧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
“今年雨水很好,不旱不涝,开了个不错的头。”
“往年时常旱涝?”
“官署不是每年上报水旱灾情吗?”
“我更愿意相信你呀,顾郎君。”
“……不管往年旱涝与否,今年应该风调雨顺,一切正常。”
谈话平缓地进行,时有时无。
直到一天中日光最为毒辣的时候到来,苏惠将马车停在道旁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暂时休息,免得拉车的马中暑,也让人能够下车略走一走。
景昭早坐的疲惫,马车刚停稳,她已然跳了下去。
日光肆无忌惮的落下,照在人的身上。接触日光的一瞬间,景昭裸露在外的肌肤感到一阵薄薄的刺痛。
在苏惠连声“小姐当心!”中,景昭平稳落地,丝毫不理会溅起的尘土,朝车上伸出手:“兰时,戴上帷帽!”
穆嫔欢欢喜喜越过裴令之,握住景昭的手,小心翼翼下了马车,旋即立刻被尘土呛的咳嗽起来,捂住脸迫不及待探身回去捞帷帽。
后面那辆由积素驾着的车也已经停稳,景昭游目四顾,看看头顶遮阳的茂密绿荫,再看看道旁水田中的稻子,回头看见裴令之一手挽着帷帽长长的垂纱,正欲下车。
景昭自幼时常见到的女子,无非是早年伪朝的那些宫妃皇女,以及后来的东宫伴读及女官。
东宫伴读是皇帝千挑万选出来的,又是年幼入宫,与储君共同读书,即使是被景昭斥为蠢货的薛兰野,走出去也自有飒爽洒脱的气概,全不似养在深宅的矜持闺秀。
至于伪朝的那些宫妃皇女更不必说,大多出身荆狄,骨子里还带着未消的野性与残忍。景昭非常幼小的时候,慕容诩率妃子朝臣去猎场行猎,一名妃子触怒了伪朝皇后,皇后便下令将她绑在马后拖行,又召集随驾妃嫔共同观看。彼时她没有亲眼见到,母亲却亲眼目睹了活生生的人被拖成一个血葫芦的惨相,强撑着回到营帐里就昏了过去。
也是在那个晚上,长乐公主第一次试图自戕。
‘顾照霜’举止谈吐的矜持讲究,胜过景昭从前见过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女子,除了皇帝。
她眨眨眼,大方地伸出手,表示愿意纡尊降贵搭把手,帮助对方下车。
裴令之顿了顿,婉言谢绝,表示自己并不需要搀扶。
景昭当然不会勉强对方,她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稻田旁的数株藤蔓上。
那里孤零零悬吊着几个甜瓜,看上去还不成熟,且很瘦小,不像是好吃的模样。
但景昭此刻想起了宫中每年的贡果,那些贡上的甜瓜既甜且脆,用冰冰过更是口味极佳,咬一口汁水四溢,极其清甜爽脆。
离京在外,吃穿住行大不如前,尽管景昭能忍,但有时也会想念东宫的高床软枕、美味珍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