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辽国还未崩溃的时候,常胜军前身怨军就不大靠得住,时常造反。
耶律淳是吃过大亏的,伐金走到一半,怨军哗变差点把他宰了。
现在将他们安置在涿州,正是北辽朝廷警惕的对象,怎么还可能对常胜军加以军械物资的补给?
所以手下这些人抱怨,他也就是听着。只要投宋之事进展得顺利,这些都不是问题。
大宋富足,又要靠他协助收复燕云十六州,皇帝还不差饿兵,怎么可能不供应他郭药师?
但手下说到移防之事,却让他面颊肌肉猛的一下抽搐,又赶紧的平复了下来。
他最为头疼的,还不是现在这个董小丑余部!当初他安抚好了董小丑的重将赵鹤寿,董小丑余部三千举营投顺他的麾下,他怎么可能将怨军当初互不统属的八营,变成现在他一人的常胜军?
可现在,这董小丑余部,却是他的最大心结!
董小丑何许人也,那是怨军八营真正的缔造者,是原本整个怨军的领袖。
当年,他还未被耶律淳招安时候,就是辽东马匪头目。
因为掌控医巫闾山走私网络,他手底下有人有钱,还能为辽廷输送女真情报。
后来收容大延琳叛乱残部五千人,成辽东南唯一抗金武装。
而且他还是大辽,为数不多,真正能和金人相持的力量。
1117年蒺藜山之战以三千兵力阻击金完颜宗翰两万大军十日!
董小丑如此能打,但是他始终不改马匪的习气,刚立下大功,同年马上因缺饷洗劫锦州官库,抢走铜钱18万贯。
当时燕地的辽人,就有很多想要绞杀董小丑,萧干首先密奏天祚帝:“董部取龙州税银作饷,疑有僭越”
紧接着,当初作为董小丑副将的郭药师,派人到处散布“小丑欲拥耶律淳称帝”谣言。
于是,1120年正月,辽将李石以“补发军饷”为名设宴,伏甲士三百乱箭射杀董小丑于蒺藜山大营。
这简直和袁崇焕杀毛文龙有一拼。
可笑的是,当初诬陷他想要拥立耶律淳的萧干和郭药师,却很快真的拥立耶律淳称帝了。
董小丑的残部,尤其是最能打的那一批,辽东马匪起家时候的人,只听赵鹤寿的。
无论他郭药师如何对待,赵鹤寿总是恭谨的应对,无有一丝不平之意,看上去不像要为旧日大哥报仇的样子。
前不久自己将他赶到了易州,他也不发一言的就去了。现在他又为了将董小丑部置于常胜军主力监视之下,又调了一部人马和易州守军换防。这赵鹤寿当然应该明白他的心意,可是仍然不发一言,又带着人马赶回涿州。
虽然看上去很听话,但郭药师在此乱世打滚十余年,人心自以为已经掌握得明白。
这人要是真如表面那么恭顺,那么为什么董小丑余部又这么抱团,自己也曾试图拆分过这三千人,结果差点激起营变,要是说背后没有他赵鹤寿在支持,打死他郭药师也不会相信!
他们就像是埋在自己心头的一颗钉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真会要了自己命的。
这三千人,可是能挡住完颜宗翰两万人的存在,谁又敢真的小觑他们。
值此乱世,郭药师自己又准备背主请降,夹在前面耶律大石大军和背后燕京之间。
他最怕的就是内部不稳,一旦有变,后果难以设想。
可郭药师也不想去后悔当初投宋的决断。
他自己是大辽的将军,比谁都了解如今的大辽局势,国事已无可为,耶律大石一场大胜不过是回光返照。
既然要投新主,就要趁早。当初犹疑,不过是在宋和女真之间观望,如今事情紧急,萧干已经率兵赶来,女真如今和自己相隔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还不如就破釜沉舟,赶紧投宋。
将来宋人实在挡不住,再去投女真也不晚,反正自己没有背叛过女真,什么时候都能去投降。
郭药师看似在听手下抱怨,其实一直在思考如今的局势,至于手下抱怨的事,他每一个都知道,而且也清楚自己没有办法解决。
只有快些投宋,从大宋那里拿到粮草辎重,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如今投宋还有一个好处,他们刚刚在白沟河惨败,如今急需战功。
若是自己去,则属于雪中送炭,可以尽情地提条件。
反正比一开始时候更好拿捏那没卵子的童贯宣帅!
底下人看着郭药师一直不吭声,脸色却越来越是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