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副县长、常委,这可是两个实打实的关键位置!
“这次推荐,市委的要求很明确。”
“两个字:公道。”
“四个字:五湖四海。”
“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谁有能力谁上,谁适合谁上。”
“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不能为荣阳的发展带来新气象,能不能为荣阳的老百姓办实事。”
“从现在开始,考察组会进行为期三天的个别谈话和民主测评。”
“希望同志们本着对组织负责、对荣阳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发表你们的意见。”
会议很短,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但带给整个荣阳官场的震动,才刚刚开始。
散会的人流中,每个人都心思各异,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但眼神都飘忽不定。
这是一次洗牌。
谁能抓住机会,谁又会被甩下车?
赵海川走在最前面,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向考察组临时安排的谈话室。
作为县委书记,他是第一个被谈话的人。
推开门,刘建国和两名记录员已经坐在里面。
“赵书记,请坐。”
刘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赵海川坐下。
“不用紧张,就是随便聊聊。”
刘建国脸上露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
赵海川点点头,他知道,这种“随便聊聊”才是最不随便的。
“你对现在荣阳县的班子总体怎么评价?”
刘建国开门见山。
“班子是团结的,同志们的工作热情是高的。”
赵海川先定了个调子,“但也有短板。”
“哦?说来听听。”
刘建国身体微微前倾。
“我们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招商引资这块,思路还不够开阔,力度还不够大。”
“班子里需要一个懂经济、敢拍板、能冲锋的同志来把这块短板补上。”
赵海川没有提任何人的名字,只是在描述一个“岗位画像”。
刘建国听着,不置可否。
“具体到这次推荐的人选,你有什么考虑?”
“我推荐马卫国同志。”
赵海川说得斩钉截铁。
“理由呢?”
“三点。”
赵海川伸出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