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 230240(第7页)

230240(第7页)

调动太多,军中人心浮动,也难怪康庆则不敢在此时对朝廷用兵。只是他不好好收拢军心,面对潼关不顾,分兵一心要收拾手足兄弟,可见心胸狭隘,目无远见。

杨杲思绪飞快,将康庆则这些日子的举动想了一圈,神色凝重,问道:“沈长史没劝吗?”

沈历道:“怎么没劝,口都说干了,主帅不听,我也没办法。”

杨杲摇头苦笑一声“沈长史都没劝动,我去就更没用了。”

沈历闻言脸色更沉,康福海还活着的时候,康庆则忌惮兄弟,尚且还能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如今是本性暴露,倒比康福海更显得刚愎自用。

“杨将军,你我如此耗费心力,几乎将自家身家性命赔上了,可若是主帅再这样任性行事,只怕是大好形势都要败了。”

“沈长史有什么想法可直说。”

沈历瞥杨杲一眼,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他才抛出一点点话头,杨杲就已经洞悉了。只是他还有些犹豫,聪明也有坏处,就是心思容易活泛。他略作沉吟,这才缓缓开口,“杨将军有今日不易,还是要保存实力,给自己留条后路才是。”

杨杲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两道浓眉紧皱,忽然站起身对沈历作了一揖道:“还请沈先生教我。”

沈历大为满意,从长史到先生,可见杨杲已将他的话听进去了。他抚了抚须,道:“大都督善忍又有枭雄之姿,那几年太上皇荒唐事做了不少,正是瞧准这一点,我才觉得有有换天地日月的机会,可现在……说句不好听的,主帅并非能主天下之人,倒是朝廷有了新变故。”

杨杲道:“变故?”

沈历道:“杨将军难道不知,陛下驾崩……就要立新主了。”

杨杲笑道:“朝廷若要立个刚出世没多久的婴孩,我们胜算不是更大?”

沈历闻言皱眉,杨杲说的当然是沈霓所生的孩子,这孩子还有沈家一半血脉,他听着有些不舒服,但脸上依旧笑吟吟的,“孩童不好吗?我却觉得正好。”

杨杲没接话。

沈历道:“本朝各地门阀世家众多,天子年少,依仗臣子的就多,这是杨将军居高位的好机会啊。据我所知,将军出身弘农杨氏,这么多年未得重用,辗转多地,难道将军就不想身居高位,光耀门楣?”

杨杲大吃一惊道:“沈先生是让我归降朝廷?”

沈历摇头道:“万事讲究个天时地利,豫王领兵马驻守潼关,若此时归降,也不过得一降将的名声,赏些金银就打发了,我们之前一番辛苦作为岂不是白费了。杨将军想想如今朝中局势,皇帝驾崩,群龙无首,朝廷若立太子,豫王岂能心甘。”

说到此处,他意味深长地看向杨杲。别人或许不能马上听得明白,但杨杲几次转投,是个很识时务之人。

杨杲道:“沈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朝廷与豫王已不是同心,我们该从中选择一个投靠?”

沈历道:“将军果然通透。豫王行事想来张扬跋扈,眼高于顶,如今潼关手下兵将不少,若杨将军去了,只怕要出头更是件难事,但是朝廷那边就不同了,不管是立小儿皇帝,或是其他王爷,京畿已没有多少守兵,本朝每次新皇登基都是一番腥风血雨,新帝登基,若无范阳威胁,首要便是制衡豫王,杨将军不妨想想,哪边能给的好处更多?”

杨杲若有所思。沈历也不催促,他来的时候就已经想了许多,如何说动杨杲他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知道他貌似忠正,实则对范阳康大都督可没那么忠心。

他呷了一口茶,久久没见杨杲表态,问道:“将军还有何顾虑?”

杨杲道:“先生是京兆沈家的人?”

沈历一怔,随即笑道:“正是,当年我与兄长争执,一怒之下离开长安,辗转到了范阳,得康大都督的重用,就在范阳留下了。”

“先生刚才那番劝我的话,也是为沈家着想了?要立新君,只怕唯有太子妃之子最有希望。”

皇帝死前尚未立后,因此杨杲仍以太子妃称呼沈霓。

沈历神色不变,道:“杨将军以为我所说全为沈家打算?当年我与兄长几乎断绝关系,他女儿所生孩子就算登大宝,与我也并无什么好处,我与将军一样,可都是叛军身份,不治罪已是侥幸。只是朝廷虚弱,我们带兵到了这里,要争就争最好的,大丈夫在世,谁不要权势金银……如今恰逢如此变局之时,当然是顺势而为,选一条最好的路。别人不懂这个道理,杨将军应该最明白。”

杨杲沉默不语。

沈历道:“将军年轻有为,日后还可以娶长安世家贵女,日后在朝中也有了倚仗助力,如此才称得上是圆满。”

杨杲眉头一跳,脑中忽然闪过一张丽颜,想了想,道:“如何要跳过潼关守军,向朝廷示好呢?”

沈历闻言大喜,道:“这倒是不难,等我回去试试,几日便有回应。对了,这些日子还是要敷衍主帅,不可露出行迹。”

杨杲道:“军中还有康大都督义子几人,可不会让我们轻易投靠朝廷。”

沈历冷笑,“潼关还是要打的,到时让那几人带兵上,你暂且在旁压阵,看他们与豫王好好打上一场,我们只等坐收渔利。”

237?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题◎

杨杲若有所思看他一眼,笑道:“沈先生的谋划一石三鸟,样样不落空,令人佩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