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用户体验的启蒙(第1页)

用户体验的启蒙(第1页)

马车颠簸着驶出汴京城,赵楷的心也随着车轮的滚动而起伏不定。狄明月那句“去问问用它的人”如同醍醐灌顶,将他从技术思维的牛角尖里拽了出来。

是啊,闭门造车,对着冰冷的图纸和零件,怎么可能真正理解纺车?怎么可能做出真正有用的改进?用户的需求,才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前世产品经理挂在嘴边的信条,他竟然差点忘了!

永丰织造坊位于京郊,规模不大,主要承接一些官府的布匹订单,也自产自销一些粗布。坊内多是女工和学徒,环境嘈杂,空气中弥漫着棉絮和浆水的味道。

工坊管事早已接到通知,知道枢密院和将作监有人要来“指导”纺车改良,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恭敬地接待了赵楷一行。

“赵先生,狄小姐,坊内简陋,怠慢了。”管事是个中年汉子,脸上带着生意人的圆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工部早有暗示,要对这“新法”多加“留意”,他自然不敢怠慢。

“无妨,我们随意看看。”赵楷摆摆手,目光已经投向了工坊内。

只见偌大的工棚里,数十架各式各样的纺车吱呀作响。纺妇们坐在车前,手脚并用,一手喂棉,一手摇轮,双脚还要控制纱锭的收放,动作忙碌而机械。她们大多面色疲惫,手指粗糙,空气中除了棉絮,还隐约有一股汗味和……焦躁的气息。

赵楷没有急着去找管事询问,而是示意狄明月和铁蛋稍等,自己则悄悄走到一位年纪稍长的纺妇身后,静静地观察。

那纺妇显然没注意到身后有人,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她的纺车看起来很旧了,轮轴转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纱线时粗时细,不时还会断掉。每次断线,她都忍不住低声咒骂一句,手忙脚乱地接线,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赵楷看了一会儿,又换了几个人观察,情况大同小异。纺车效率低下,操作繁琐易疲劳,断线率高,纺妇们普遍情绪不佳。

他心中渐渐有了些模糊的感觉。

“这位大娘,”赵楷终于上前,客气地开口,“打扰了,我是将作监的,想来问问,您觉得这纺车……用着可还顺手?”

那纺妇吓了一跳,回头见是个穿着体面的年轻官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连忙起身:“官……官人……”

“大娘不必紧张,我就是随便问问,这车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好用?或者您觉得怎么改会更好?”赵楷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

纺妇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旁边的管事,见管事微微点头,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官人,这老家伙……用了十几年了,就那样呗。摇起来费劲,线老爱断,接得人手疼……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也纺不出多少……”

“费劲?是摇轮费劲吗?”赵楷追问。

“是嘞,轴涩,吱嘎响,摇快了怕断,摇慢了不出活。”

“断线呢?一般在什么时候断?”

“喂棉的时候容易断,收线的时候也爱断……力道不好掌握……”

旁边另一个年轻些的女工也忍不住插嘴:“官人,这脚踏板硌脚!踩一天脚底板生疼!还有这凳子,硬邦邦的,坐得屁股疼!”

“还有这光线!背光!看线头费眼睛!”

一旦有人开头,其他纺妇也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她们不懂什么高深技术,说的全是切身的感受:费力、易断、硌脚、腰疼、眼花……

赵楷认真地听着,让铁蛋拿出炭笔和粗糙的纸,努力记录下这些零碎却真实的“用户反馈”。狄明月也好奇地凑过来听,不时眨眨眼,似乎觉得很有趣。

管事在一旁听得脸色有些尴尬,干咳两声:“妇道人家,见识短浅,只会抱怨,让赵先生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赵楷连忙摆手,“她们说的都是实话,很重要!”

通过倾听,赵楷意识到,纺妇们需要的改进,远不止是提升纺纱效率(转速、出纱量),更多的是改善操作体验、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故障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持续性的细节!

这与他之前专注于提升军械“性能”的思路截然不同!

用户体验!人机工程!这些现代工业设计的核心概念,在这个时代,被这些最底层的劳动者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出来!

他的思路瞬间开阔了!

告别了纺妇,赵楷又请管事带他去看了织造坊的物料库和维修区。他看到堆放的棉条粗细不均、杂质很多;看到维修匠人用粗糙的工具和“差不多就行”的态度修理坏掉的纺车;看到纺车的零件五花八门,损坏后难以互换,维修周期很长……

问题远比想象的多!材料、工艺、维护、标准化……系统性难题!

返回汴京的路上,赵楷沉默不语,脑子里飞速整理着收集到的信息。

狄明月看他一脸严肃,忍不住问:“喂,赵楷,听到这么多毛病,是不是没辙了?”

赵楷摇摇头,眼神却越来越亮:“不,正好相反。以前不知道问题在哪儿,现在知道了!问题越多,改进的空间就越大!”

回到将作监,赵楷立刻召集了鲁小鱼和几个心思灵巧的学徒,召开了一次“纺车改进研讨会”。

他没有先谈技术,而是让铁蛋复述了纺妇们的抱怨,并把他记录的那些“用户痛点”写在了一块木板上:

1。摇轮费力,轴涩噪响;

2。断线率高,接线麻烦;

3。脚踏硌脚,座椅不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