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主事虽然觉得这想法有点天方夜谭,但还是领命而去。
“铁蛋!小鱼!”赵楷又喊道,“你们继续试验,除了捻绳,试试把废丝捣得更碎,看看能不能和其他材料混合!比如……芦苇絮?木棉?甚至……碎羊毛?”
“是!郎君先生!”铁蛋和鲁小鱼虽然不明所以,但对赵楷的命令无条件执行。
狄明月看着瞬间充满斗志的赵楷,眼睛发亮:“好玩!这事好玩!我也来帮忙!我去找我那些姐妹,她们家好多做绸缎生意的,我让她们把自家的废丝头卖给你!价格好说!”
赵楷心中一动!对啊!狄明月本身就是顶级权贵圈的人!她出面,完全可以绕过那些大庄,直接从源头——那些中小型织坊、甚至勋贵家的私坊收购废丝!虽然量可能不大,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还能打破垄断的传言!
“狄小姐!此事若成,你便是首功!”赵楷激动道。
“包在我身上!”狄明月拍着胸脯,风风火火地跑了。
一场围绕“垃圾”的争夺战,悄然打响。
赵楷这边双管齐下:一方面让孙主事去开拓废丝的“新用途”,制造需求,抬高其潜在价值,扰乱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借助狄明月的人脉,尝试建立新的、更直接的原料采购渠道。
过程依旧艰难。
孙主事那边碰壁不少。造纸坊对加入丝絮兴趣不大,觉得工艺复杂,成本高;棉衣作坊对丝絮填充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如棉花实在。但赵楷并不气馁,让孙主事带着样品和微薄的定金去谈,哪怕先小规模试用,造出声势也行。
狄明月那边则顺利得多。她凭借狄家的名头和自己的交际手腕,很快联系了几家与狄家交好或想巴结狄家的中小织坊和勋贵府邸的管事,以略高于市场旧价(但远低于被炒高的新价)的价格,收到了一批质量不错的废丝下脚料,暂时缓解了工坊的断粮危机。
消息很快传到了“永昌”、“瑞福”等大庄的耳朵里。
这些庄子的背后东家,确实与工部某些官员关系密切,此次抬价囤积,也确实是受了暗示和怂恿。他们本以为可以轻易拿捏住赵楷这个毫无根基的宗室子弟,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另辟蹊径,搞出了什么“新用途”的噱头,还搭上了狄家的线,直接源头采购!
虽然狄明月收的量不大,对大局影响有限,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对方有能力部分绕过他们的垄断!
更让他们不安的是,“废丝新用途”的风声开始在市面上流传,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万一是真的呢?万一这没人要的垃圾以后真变成宝了呢?现在囤在手里,岂不是亏了?
商人的逐利和投机本性开始发挥作用。几家联合抬价的大庄之间,原本就不牢固的联盟出现了裂痕。有人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高价囤积这看似前景不明的“废物”?
与此同时,赵楷让孙主事故意放出的“试验顺利”、“丝絮纸坚韧异常”、“丝棉褥柔软保暖”等真假难辨的消息,进一步动摇了囤积者的信心。
市场出现了微妙的观望情绪,废丝价格虽然依旧高企,但上涨的势头明显放缓,甚至有庄家开始试探性地小量放货。
赵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
“时机到了!”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他让孙主事去找那些之前被大庄压价、敢怒不敢言的小织坊和散户,以“长期合作、稳定收购”为名,以一个略低于炒作价但远高于旧价的“合理价格”,签订长期的废丝供应意向书!
这个价格,对于小作坊来说,是笔意外的稳定收入;对于赵楷来说,成本虽比之前高,但尚可承受,且能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对于囤积的大庄来说,则是致命一击——这意味着市场出现了另一个“定价者”,他们的垄断被打破了!
果然,几家大庄收到风声后,顿时慌了神。继续囤?成本高昂,前景不明。降价抛售?面子往哪搁?而且无法向背后的靠山交代。
内部争吵不休,联盟顷刻瓦解。
废丝市场的价格堡垒,在赵琦这套“虚实结合”、“另辟蹊径”、“分化瓦解”的组合拳下,轰然倒塌。价格迅速回落至一个合理的水平,虽然比最初稍高,但已无法形成威胁。
赵楷成功地保住了他的原料来源!虽然成本略有上升,但供应链更加稳定和多元化了!
消息传回将作监,孙主事、铁蛋、鲁小鱼等人都欢呼雀跃,看赵楷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他们没想到,这位整天埋头搞技术的郎君,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商业手腕!
赵楷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背后却是一身冷汗。这一仗,赢得太侥幸了。全靠狄明月的情报和人脉,以及对方联盟的脆弱。下次,恐怕就没这么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