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百工大比(第1页)

百工大比(第1页)

“墨家余孽”?!“机械之心”?!

这八个字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入赵楷的心脏,让他瞬间手脚冰凉,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在这个时代,这顶帽子的分量,足以压垮任何人!墨家学说自秦汉以降,早已式微,其“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或许还能被部分士大夫私下欣赏,但其“明鬼”、“天志”的宗教色彩和“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与儒家主导的“亲亲尊尊”、“天命有德”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更因其强调逻辑、科技(被斥为“奇技淫巧”)和严密组织,历来被统治者视为潜在的威胁,是“异端”、“邪说”的代名词!

将“标准化”与“墨家余孽”挂钩,这已不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意识形态的诛心之论!是要将他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政治深渊!

“谁……谁传的?!”赵楷的声音因恐惧和愤怒而颤抖。

孙主事脸色惨白,声音发虚:“不……不知从何而起,但……但近日汴京士林清议中,多有此论调……言……言赵先生之法,苛求一律,泯灭人性,犹如墨家‘尚同’,欲使天下工匠如机械般运转,毫无灵性仁心,实乃……实乃‘以器凌人’,有违圣人之道……甚至……甚至有人牵强附会,言陛下视察那日,工坊内机括冷硬,匠人面无表情,犹如……犹如墨者操戈……”

赵楷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站立不稳。这谣言太恶毒了!不仅攻击他,甚至隐隐将矛头指向了认可他的皇帝!用心何其险恶!

王貺这帮人,正面较量不过,开始玩最肮脏的抹黑战术了!

“曹……曹大人可知此事?”赵楷强压恐慌问道。

“下官……下官已禀报曹大人,曹大人只道……‘清者自清’,然神色颇为凝重……”孙主事低声道。

赵楷的心沉到了谷底。曹玮的态度说明,这谣言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连他都感到棘手。这种涉及“道统”、“人心”的指控,最是虚无缥缈,却也最难辩白。

他把自己关在工坊里,焦躁地踱步,脑子乱成一团浆糊。怎么办?怎么反驳?难道要写文章去跟那些士大夫辩论墨家思想的优劣?那只会越描越黑,正中对方下怀!

“郎君,啥是墨家啊?很厉害吗?”铁蛋看他愁眉苦脸,憨憨地问道。

赵楷苦笑,无力解释。

鲁小鱼则一脸愤愤:“那些人就是胡说八道!咱们做的弩,打的刀,是杀敌保国的!怎么就有违圣道了?!”

狄明月闻讯也急匆匆赶来,气得柳眉倒竖:“放屁!全是放屁!我这就去找那些乱嚼舌根的酸儒算账!”

赵楷连忙拦住她:“我的姑奶奶!您别添乱了!这种事越闹越大,反而坐实了谣言!”

“那怎么办?就任由他们泼脏水?”狄明月不服。

赵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硬碰硬肯定不行,必须从根子上瓦解对方的立论基础。对方攻击的是“标准化”违背儒家“仁爱”、“人性”,那么……

他的目光扫过工坊里那些正在忙碌的工匠,扫过墙上贴着的生产记录和安全规程,一个念头渐渐清晰起来。

“他们不是说我的法子‘泯灭人性’、‘苛待工匠’吗?”赵楷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那我就让他们看看,‘标准化’到底是如何‘仁爱’、如何‘保护’工匠的!”

他立刻行动起来,不再去理会士林间的风言风语,而是埋头做三件事:

第一,强化安全与健康防护。他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和工坊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极其简陋但前所未有的“安全生产规程”和“劳动保护措施”。比如:锻造工必须戴厚布手套和皮质围裙(防烫伤);打磨工必须用湿布蒙面(防粉尘);操作旋转机械必须束紧衣袖;工坊内必须配备清水和止血草药;甚至规定连续工作时辰后必须休息……他还让铁蛋做了几个“注意安全”、“小心烫伤”的木头警示牌,挂在醒目位置。

第二,改善工作环境。他申请拨款,改善了工坊的通风和采光;给工匠们换了更舒适的工作凳;在高温工位旁放置了大缸凉水和陶碗;甚至尝试制作了简易的隔音耳塞(用棉花和蜡)给噪音巨大的工位试用。

第三,建立工伤抚恤制度。他说服曹玮,从将作监的经费里划出一小部分,设立了一个“互助基金”,工匠因工受伤,除官方抚恤外,还能从基金中得到额外的补贴和慰问。

这些措施,在现代看来是基本操作,但在视工匠性命如草芥的古代,简直是石破天惊的“仁政”!

消息传开,将作监的工匠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先生……这……这真是给咱们的?”

“这手套……这围裙……真暖和!”

“累了还能歇会儿?这……这不合规矩吧?”

“受伤了还有额外补贴?天爷啊!”

起初,工匠们对这些“新规矩”很不习惯,觉得束手束脚,耽误干活。但在赵楷的强制要求(和狄明月的“武力威慑”)下,不得不执行。

然而,很快,效果就显现出来了。烫伤、割伤、砸伤的事故率明显下降;工匠们的疲劳感减轻,抱怨声少了,工作效率反而有所提升;那些得到工伤补助的工匠家属,更是对赵楷感恩戴德。

工匠们是最实在的群体,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清楚。渐渐地,“赵先生仁义”、“新法是替咱们着想”的说法开始在将作监内部流传开来,与外面的“泯灭人性”的谣言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楷趁热打铁,让孙主事将“安全生产规程”和“改善措施”整理成文,配上简单图示,命名为《将作监匠作仁爱规条》,故意让它在小范围内流传。

同时,他亲自执笔,写了一篇不算长的《辩“机械之心”疏》,没有去高谈阔论什么儒墨之争,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列举了“标准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军械质量提升,将士伤亡减少(忠君爱国);

?生产效率提高,节省国帑,惠及民生(仁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