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朝堂激辩(第1页)

朝堂激辩(第1页)

曹玮的提醒如同警钟,让赵楷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王貺等人的反扑果然如期而至,而且时机抓得极准——趁着战事平息,论功行赏的尘埃尚未落定,立刻发难,试图将“标准化”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弹劾,而是联合了工部、御史台乃至部分兵部官员,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联名上奏,言辞激烈,罗列了“标准化”的三大罪状:

一、苛待工匠,败坏匠德:以死板规程束缚匠人灵性,以严苛检验挫伤匠人自尊,致使怨声载道,技艺凋零。

二、虚耗国帑,得不偿失:推行新法,耗费巨万,添置量具,制作样板,靡费甚巨,然于军械增益有限,实为劳民伤财。

三、延误军机,险酿大祸:战时生产,竟出弩臂裂纹之重大疏漏,若非及时发现,恐致前线惨败,其罪当诛!

奏疏最后,强烈要求朝廷废止“标准化”新法,严惩主事者赵楷,以正视听。

这份奏疏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赵祯虽未立刻表态,但显然受到了影响,下旨召集群臣,于垂拱殿进行廷议,专论此事。

赵楷作为当事人,被破例宣召入殿,参与辩论。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踏入大宋的最高权力中枢。垂拱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敌意地落在他这个年轻的宗室子弟身上。王貺、工部尚书等人面色冷峻,眼神锐利。曹玮、吕夷简等人则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御座上的赵祯,面沉如水,目光深邃。

赵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躬身行礼。

辩论很快进入白热化。

王貺率先发难,引经据典,痛陈“标准化”如何违背祖制,摧残匠魂,言辞慷慨激昂,极具煽动性。工部尚书则从“国计民生”角度,列举了大量“靡费钱粮”的数据(虽然多有夸大),强调其得不偿失。兵部武库司的官员则揪住“弩臂裂纹”事件,大做文章,指责赵楷玩忽职守,险些酿成滔天大祸。

面对汹涌的指责,赵楷没有急于辩驳,而是静静地听着,直到赵祯示意他发言。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沉稳:“陛下,诸位大人。小子才疏学浅,蒙圣恩,忝居将作监,试行新法。于诸位大人所言诸弊,小子不敢或忘,日夜惕厉。然,事有真伪,需以实据明辨。小子恳请陛下,容小子呈上数物,以证清白。”

赵祯微微颔首:“准。”

赵楷示意殿外等候的铁蛋和鲁小鱼(他们紧张得几乎同手同脚),抬进来几个沉重的箱子和几块巨大的木板。

百官好奇地望去。

赵楷首先指向木板。那上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图表,画着各种柱状、折线的图案(他用最简陋的方式呈现数据),旁边标注着文字。

“此乃将作监试点工坊,试行‘标准化’前后,各项数据对比。”赵楷朗声道,“左为旧法,右为新法。请陛下与诸位大人御览。”

他指着第一块木板:“此乃箭矢制作。旧法之下,日均产合格箭杆三百支,废料率三成。新法之下,日均产五百支,废料率降至一成半!此有每日工簿记录为证,一笔一划,皆可核查!”

他又指向第二块木板:“此乃弩机部件加工。旧法,零件互换率不足三成,装配需大量修锉,耗时费力。新法,零件互换率超七成!装配工时省半!此有装配记录与战时前线军械监反馈文书为证!”他特意提到了前线反馈。

接着,他打开箱子,取出几捆箭矢和几套弩机零件:“此乃新旧法制箭矢与零件,请陛下与诸位大人比对。”

宦官将样品呈上。百官肉眼可见,新法制作的箭矢确实更加整齐划一,弩机零件光洁精密。

数据直观,实物对比鲜明!朝堂上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王貺脸色微变,强辩道:“此皆微末之效!岂能掩其苛待工匠、靡费国帑之实?”

赵楷不慌不忙,指向第三块木板:“此乃工匠工钱与物料耗费对比。新法推行后,因良品率提升,废料减少,工匠计件所得,实则增加!人均月钱增两成!而添置量具、样板之费,摊薄至每件军器,不足旧法废料价值之十一!何来‘苛待’?何来‘靡费’?此有将作监账目为凭!”

他又拿出另一份文书:“此乃战时,前线军器监丞之私信抄本。信中明言,新制箭矢齐整,弩机零件可换,于守城、维修,‘裨益极大’!将士‘多有称便’!此乃战场实效,岂是虚言?”

这前线来信,成了最有力的证据!战场上的认可,比任何朝堂辩论都更有分量!

王貺等人顿时语塞,脸色难看。

工部尚书冷哼一声:“巧言令色!纵有效益,然‘弩臂裂纹’之过,你如何辩解?此乃铁证如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