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侯门纪事 > 番外第二十八章赈灾(第5页)

番外第二十八章赈灾(第5页)

安白氏的话也让带出来,起身下地,对着丈夫端端正正行个礼:“多谢,自嫁你后,夫妻争执的时候曾认为不如意。但现在我知道了,你也好,公婆也好,你们家的亲戚也好,对我都很好。”

安三爷拉妻子起来:“我谢谁呢,我也应该谢一声儿。”把妻子带到窗前,对着天上皎洁月儿,夫妻同拜下去:“咱们谢京里的亲家忠毅侯吧,不接咱们,不看到前几天那……”

他说下去了。

对着桌上几菜一汤——大家都没心情聚餐,各自在房里吃。对着不能包的红玉般切开大西瓜和杨梅。安三爷发了个狠:“我要是不中,对不起我从小到大吃的饭菜。”

说过,他看书去了。

“父亲,母亲,来帮忙。”安书兰来叫,安三爷也没有动。

安白氏跟去,见长公主住的房里药香满满,孩子们研药、分药,忙的不亦乐乎。

“这里这里。”黑加福已然当安白氏是她的固定兵马,扬起小手招呼:

“我们制解暑的药丸。”

安白氏佩服这一行人的好心地,但是疑惑地请教长公主:“就咱们能办多少?不如出些钱去药堂采买。”

“已去人往药堂,办大宗儿的解暑药和需用的药。咱们也弄些,孩子们认一认这些药材也好。这是赈灾大事,比上学要紧。孩子们长长见识也好。”长公主笑回。

黑加福听不得一个“钱”字,高举小手:“舅祖母舅祖母,我捐大宗儿的银子。曾祖父给我一包袱的金叶子。”

这又是学小坏蛋舅舅出游的行头。

“我捐钱,曾祖父也给了我,我另外捐出下个月的银子。”萧镇又比长女高出一等。

长女气呼呼:“下个月还没有到哟,这叫说空话。”

安书兰想了起来,对母亲道:“我们也捐下个月得的银子。”安白氏对她悄声:“拿一回你就知足吧,还想着下一回。快别说了。你要捐,咱们带的捐出来。”

长公主才不会劝,她以为这叫有趣,这叫模仿元皓上路的玩耍。取纸笔,亲自记下来,送给太上皇。

顺便劝太上皇多吃东西,太上皇摆手笑:“我已醒悟,我要是固执,岂不成了元皓说的伤兵?元皓说不能当伤兵,当上伤兵少做事。我晚上用了一碗汤,半碗饭,虽比平时少,你放心,我饿了会吃宵夜。”

又问公主吃了多少。

检视对银子的账单,太上皇也觉得有趣:“妙,咱们不比忠毅侯差。听我对你说,有一个便利,路是通畅的,这点儿可比忠毅侯赈灾强的多。我让人分别去寻本省和本县说话,给他们三天准备,唉,三天,不知道他们有多难?但我吩咐咱们的马车明儿一早就去送水。最远的地方轮班儿送,近些的还是自己打水吧。三天后,咱们再次前往。”

……

哗啦啦马蹄声和脚步声里,是五千的兵和太上皇同往。

昔年皇帝出游,袁训以兵部尚书身份调动全国的兵马保证安全。镇南王做不到,但却持有皇帝一道密旨,一应军营便宜行事。

本省的官员没能赶到,本县跟随在侧。

正在解释:“前朝就有本地大旱的先例,虽离湖不算遥远,但有些丘陵地下石头挡住水道。湖水下降时,暗河里水浅。过不去石头,那几处地方只能受灾。不是卑职不管,卑职没想到好法子。凿石头也是个力气活儿。县里没有钱,分摊到百姓头上,那成了扰民。”

镇南王才不听他鬼话连篇,阴沉着脸道:“那这遇到下雨少,全村除了走不动的孩子都去挑水,地里收不上来东西,这就不叫扰民?”

几天前的小孩子们扑上来喝脏水,王爷铭刻在心。那是些极小,不能走远路的孩子。但他们见到水的敏捷,已超出年龄应有的灵活。

“百姓们求生的意志,应是贵人们的警钟。”太上皇在车里听到,对本县的话也大为不满。但事先查过这个县令,不优秀却也不混蛋,能力一般的那种。难为他不起作用,只这样对随车而行的太子萧乾、齐王世子萧晗、陈留郡王府的萧烨萧炫说着。

太子等欠身:“记住了。”

褚大花回到她的马车里旁,在车外就听到车内念书声,她的丈夫姚家小子姚有地争分夺秒的在念书。

拍拍车帘,大花把太上皇的话说了,让姚有地记住:“这比你死念书强太多。”

赵先生也在马上,他觉得带几千人马前往赈灾,这威风哪里寻来?坐车冷落威风。

恰好听到,赵先生也拍车帘:“有地,别念了。我对你说过,赈灾这事儿,你当官以后也遇上。你赶紧的学学,以后不打饥荒。”

安三爷必恭必敬地在赵先生马后,他见到五千人马的阵仗,仰视到不能的时候,想到太上皇说赵先生有能耐,能让他的学生中举,就只跟着先生。

闻言,安三爷插了句话:“有地,先生说的是,我也没看书。你看本县虽是官儿,这不,却是他的活计,又是咱们难得的预演机会,你出来马上逛逛?”

姚有地深深叹一口气:“唉,先生是好先生,三爷是聪明人,我是个笨蛋,一本书念几十遍也记不住,我还是继续念吧。”

闻言,赵先生和安三爷不再勉强,褚大花红了眼圈。

三个人的马离开一段距离,褚大花撇着嘴儿掉眼泪:“胖队长十岁中秋闱,十一岁中殿试。正经爷和六二爷十一岁中科闱,十二岁中殿试。他倒好,念到今天还是个不通又不通,先生,怎么办呐。这么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