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笑了:“你别急别急,这样的笨人我见过几个,只要下功夫,最后都是高材。”
车里仿佛听到他们的对话,姚有地的念书声高起来。
褚大花心疼他,气得打开车帘:“别念了!样样学学胖队长不好吗?我嫂嫂说的,胖队长一天有九份儿是玩,只有一份儿是学。所以灵活所以学的快。”
姚有地用更大声的念书回她。
把一行人都逗乐。
太上皇对镇南王笑:“大花总不肯信我的话,我说见过笨举子,让她不要太担心,她又吵上了?”
“不中,就跟我习武,你岳父我的爹就不认字儿,不是一样当将军!”大花的话传来。
镇南王忍俊不禁:“您想啊,她一说中举就拿元皓和文章侯世子、小六打比方,我要是姚有地,我也不理她。”
太上皇却让激励,觉得本县不中用,说话不想给他听,让他退后,对镇南王和孙子们道:“不是大花总要说元皓,我们也要说。眼前这件事儿更要说。要是忠毅侯带着元皓在这里,他们会说石头凿不开,就不管了?”
太子嘻嘻:“坏蛋舅舅会说,看我啃个果子它就开。”
萧晗嘻嘻:“坏蛋舅舅会说,看我吃个点心它就开。”
这活脱脱是元皓悠闲吹牛的模样,但元皓也确实办下如半边衙门,水灾周济这类的实事。
太上皇大乐,把个手一攥,鼓动道:“那咱们就去弄开石头,破不开水道就打井。不能让元皓小瞧了。”
一行人没有了几天前回程时,丢下村民的担忧。反而欢声笑语中赶路。
到了地方,五千兵马驻扎下来。有他们在,来回运水足够使用。附近村落的水有了着落,太上皇松一口气。
这几个村落里的人是极少的,但办下来,一个人也是一件大实事儿。
不为水犯愁,太上皇可以留在这里,直到寻找水源。再让他离开,他只怕睡不着觉。
晚上,提笔给皇帝写信:“至此地,方知灾难苦。思忠毅侯固执离京,犹有介怀。但当年你同行,足见睿智。太子在此,勿多忧念。亲临此事,是他的福分。”
住处外面,黑加福带着安书兰,袁乖宝跟着,打个小灯笼,神气活现的美名曰巡视。对面,萧镇带着弟弟银哥打个灯笼,得意洋洋美名曰经心。
两队人马遇上,黑加福对二弟笑笑,对大弟昂起小脑袋。
萧镇对乖宝舅舅小夫妻笑笑,对长女昂高小脑袋。
------题外话------
念书笨的人,有一个名人,清朝曾国藩。
新书《名门淑秀:错嫁权臣》求订阅。,!
。
客栈早有人定下,早备下热水、果子、好饭菜。但从太上皇开始,都吃不下去。
安书兰把她的那份儿交给母亲:“帮我包上,我舍给人。”
安白氏的一份也没有吃,安三爷的也没有吃。
一份儿果子里,有西瓜、有桃子、有杨梅、有李子。杨梅不能放,西瓜是切开的。但都没有吃的胃口。
安白氏脑海里浮动受灾的人,强笑道:“书兰长大了。”
“是啊。”安三爷沉闷,不自觉的道:“我也长大了。”
“什么?”安白氏没有想到。
安三爷苦笑:“原来我从小到大,都是福窝里呆着。”
安白氏的话也让带出来,起身下地,对着丈夫端端正正行个礼:“多谢,自嫁你后,夫妻争执的时候曾认为不如意。但现在我知道了,你也好,公婆也好,你们家的亲戚也好,对我都很好。”
安三爷拉妻子起来:“我谢谁呢,我也应该谢一声儿。”把妻子带到窗前,对着天上皎洁月儿,夫妻同拜下去:“咱们谢京里的亲家忠毅侯吧,不接咱们,不看到前几天那……”
他说下去了。
对着桌上几菜一汤——大家都没心情聚餐,各自在房里吃。对着不能包的红玉般切开大西瓜和杨梅。安三爷发了个狠:“我要是不中,对不起我从小到大吃的饭菜。”
说过,他看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