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槐早就打算好了,说,“镇里今天应该不差鱼吃,去了也卖不了什么。爸,你们骑着三轮车上隔壁偏溪大队,洛角大队转转,路不好走,你们尽量慢点。”
“那你呢?”两个爸问。
林槐信心满满的回,“我沿着去县城的路卖一波,一路卖到县城去!”
又是三百多斤鱼,三人分好工后便各自载着鱼出发了。
天han地冻都阻挡不了他们卖鱼挣钱的心。
刘父和林父两人还好,有个伴帮衬,林槐这一路倒是吃了不少苦。
上坡时,车斗里的鱼太重,他全程是吃奶的劲在踩。
下坡时,车斗也太重,重力速度太快,好几次都差点窜到沟里去。
一路卖过去,鱼还没卖完,中午都过了。
饥肠辘辘不说,里中外三间衣服还湿透了,林槐擦了把脸上的汗,喝了点水,又吃了几口红薯后精神奕奕的继续朝前走了起来。
又两个小时过去,鱼总算卖完了,可县城还没到。
林槐查看了下最近的地标,算一下从这到县城的时间,又看了看表上的时间,只得掉头往回走。
虽然,他很想去一趟县城看看刘梨。
可明天还要继续卖鱼。
怎么也要再卖一天。
刘父和林父都不知道林槐的心路历程,只知道他又把鱼卖完了。
第三天,卖鱼的人更多了,他们的生意变得不好,只得往更远的地方去。
刘父和林父还有大队可以跑,林槐一个人驮着一百五十来斤鱼只能往县城靠。
天不知何时黑了,林槐不知道两个爸什么情况,反正他是到县城了,鱼还没卖完。
家家户户都飘出饭香来,他很饿,还很想直奔租的房子那见见刘梨,可鱼还没卖完。
“卖鱼了!”
“卖鱼了!”
“鲜活又鲜美的鱼,一块一斤了!”
城里的物价比镇里要贵一点,林槐也是存着试探的心才抬了价,不想还真有人买。
“哪来的鱼?不会是附近河里的吧?那鱼味道可不怎么样。”
有人问。
林槐连忙摆手否认,“不是的,同志。我是底下梅镇罗家大队的人,这鱼是我家自己挖的鱼塘引的村里小河水养的,ròu质肥美,好吃着呢!”
“那抓一条我看看。”
对方的要求林槐也不知是何意图,反正照做,抓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递过去,“同志,您看看,这鱼真是自家养的。”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