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给塞嘴巴里还哼唧哼唧了几声,别提多委屈了。
他消停了,阿茶这次就不喂他了,就只给安安喂了。
胡惠英坐在边上边看边咂舌:“这可不得了,小饭桶,这才十来天,喝的越来越多了,安安现在才只能喝他一半得量,但是这两个加起来一个月可要消耗不少。
阿茶道:“消耗就消耗呗,只要能长好,怕啥消耗?挣钱不就是花的,青阳提前就准备了好几包奶粉,这个月应该够,之前又打电话给朋友,让在那边帮着买了。”
“奶粉应该不要票吧?”
“奶粉是不要,但是也不太好买。机械厂那边还有奶牛场,可惜没有奶粉厂,不然也不能那么难。不过据说那边的好些条件好的都订鲜牛奶。我们这边有点远,不然的话也能订一点,每天有一份弄热了给他们两个,那个可是比奶粉更加的有营养。”
“那个也挺贵吧?”
“不知道,我也是听人家说,按理说好多人订的话贵也贵不到哪去。就是以前我那个老师,李明奎老师,他就在机械厂里面。猴子岭,从这往长工市去还有二三十里,早先青阳带我去过一回,骑自行车都要骑好长时间。”
提起李明奎,胡惠英还是有点印象的:“哎,说起来那会儿他们下放下去的那些人,这几年早该回来了吧?”他们队上的早都走了。
阿茶道:“75年之后就可以了,好些都陆陆续续的回去了。但
是李老师跟王兰芝老师在那边发展的都不错,王兰芝老师那会儿下放的时候跟它爱人不是离了婚?后来在机械厂那边又重新找了,成家了肯定就不走了。李老师在那边发展的也不错,儿女都在那边上学,大点的两个现在应该都开始工作了,更不可能回去了。”李冉冉下面两个大点的弟弟妹妹学习不如她好,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
大概也跟李冉冉她娘去世有关。少了那么个人,李的精神气都没了。
“他年纪也不轻了吧?”
“嗯,比爹年纪小一点,但是相对比起来说,他看起来比爹显老。我那会儿上高中的时候去过一回,那会儿他头发都白一半了。后来他们家那个老大李冉冉跟我考去的是同一个学校,还是同一个专业,又是同一个宿舍,还挺有缘分的。我听她在讲,说她娘去世了。李老师这辈子真的挺不容易的”
胡惠英问:“你这个同学现在在哪个单位呢?”
“她没回来,她留在省城了,在那边银行工作。这回应该要回来吧,说要回来看看平平安安,当然,主要也是想趁这个机会回来看看李老师,给他做个思想工作,看看他愿不愿意跟去省城那边。”
“我记得那个李老师面前不止一个娃儿吧?”
“好几个呢,原先在队上的时候就有三个,后来到了机械厂那边又生了两个,除了李冉冉还有两儿两女。
”
“那不就是了,有儿子的话估计是不会轻易跟她过去的。”
婆媳两个人在屋里喂着孩子闲话家常,随后就又有人上门了。
胡惠英已经习惯了。
别看她来了不长时间,这前后左右的她已经认识不少人,好些见面都能说上两句了。
别看她没啥文化,但是跟人打交道这块,不比阿茶他们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差。
听见声音就起身去了外面。院子门口站着一个消瘦的看起来约摸三四十岁的妇女,利落的干部头,周身倒是整的挺干净利索。
只不过跟着她的两个小的就没她那么利索了。
这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面的张家老三媳妇许三丫。
阿茶只跟她打过一次交道,就是张红梅和张红月姐妹俩打架的那回。张口就能看出来是不是个好相处的。后来就各忙各的,连照面都没打过,偶尔从张家门边上过老远看见也假装没看见。
倒是没想到她会主动拿东西上门来探望。
上门就是客,阿茶坐月子不出屋,所以来人也用不了她应付。胡惠英热情的很,把东西收下之后,招呼人坐了给倒了水,在堂屋说话。
张红梅和张红月姐妹俩也跟着她在一边的板凳上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