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蓁见劝不下,索性答应了下来。
二人没有产业,朱明虽然月银不菲,葡觅协助她打理铺子,月例比之旁人也不少,先前她也不时有赏东西,但对于往后朱明若开府自立,他们如今的家资却是单薄了些,如此一想,便吩咐周嬷嬷往后单独给葡觅发一份媳妇子的月例。
三月时限一过,先前谨慎低调的某人反倒是最为积极,在葡觅和朱明的喜宴后又请了常御医前来把脉,在常御医笑着道是元蓁身子康健,腹中孩儿也稳妥后,果断便派人分别到宫里、楚国公府、奉恩公府、镇安侯府、宁远伯府、柱国侯府、江川伯府、乐昌侯府、安王府报喜,让元蓁啼笑皆非的是,他还特意着重强调派人去了宣威将军府与蒋越报喜。
一个不落,安排地极是周到。
楚国公府里楚老夫人一听闻消息,高兴地拄着拐杖便当先到了泰昶院,傅氏、二顾氏和楚五夫人叶氏紧随而至。
几位妯娌,除了同是有孕的佟氏,于氏、向氏和小刘氏亦都来了泰昶院探望元蓁,小刘氏和于氏分别抱了其女儿嫣姐儿和娴姐儿前来,向氏的儿子已满六周岁,现正在家学里跟着先生读书。
长公主和楚宝?早便在此,长公主非要守着常御医把脉不可,亲耳听闻常御医道是一切都好,这才安心。
泰昶院里霎时热闹起来。
第204章闹剧
楚老夫人早便盼着楚巽能有自己的子嗣,现下如了愿,心里宽慰极了。
转念想到什么,她面上仍笑得慈和,口中却嗔怪道:“既是有了怎地还每日里过去陪我说话,若是有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已满三月,不会到此时才有所察觉,先前定然就已知晓,可却还日日里过去与她请安,陪她说话。
长公主就笑道:“谁说不是呢,我就跟她说不必再去请安,她却坚持。”
元蓁微微一笑,长辈们都是关心她罢了,“只是陪祖母说说话,动动嘴皮子,孙媳倒觉得那般既是陪祖母解闷亦给孙媳解了闷。”
楚巽亦接过话,道:“蓁蓁感觉尚好,常御医也道是若身子无恙,多走动亦是好的,便由了她去。本早便要与祖母您报喜,只我觉得待满了三月稳下来再说才妥当些。”
傅氏笑道:“朗儿媳妇到如今也吐个不停,我瞧着阿巽媳妇倒跟没事人一样。”
楚老夫人就笑得不住点头,“既如此,那便随你来,祖母我也高兴,只如今每月里都要请了御医来把脉才好。”
元蓁便就应下,老夫人不叮嘱只怕某人也会如此做来。
二顾氏见叮嘱告一段落,好笑道:“可有派人去了奉恩公府报喜?你娘总是念叨着,若知晓这喜讯,定然高兴。”
元蓁笑望了眼身畔的楚巽,“夫君皆已安排了妥当。”
只是,本以为顾氏定会在翌日便来看望的元蓁却迷惑了,第二日只等来了联袂而来的几位好姐妹,顾斯礼还特意带了她的儿子穿过的几套小衣裳来给元蓁,据闻这样能得个好兆头。
宫里太后、皇后也都有赏赐下来,镇安侯府里蒋氏和温氏也带了好些补品前来看望,元蓁便问起外祖母。
蒋氏笑道:“如今你外祖母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已再度去了温泉庄子上休养。”
顾老夫人如今每逢天气han凉,便会搬到山上温泉庄子里去住几个月,待得天气暖和便又回府,这两年子孙后辈们格外精心注意着,咳症已是缓和了许多。
就连元蓓听得消息都送了礼过来,顾氏却待得第四日时也还未前来,奉恩公府竟是未有动静!
元蓁又担心又疑惑,公府里头是发生何事了吗?
楚巽见状,眸光微闪,却只得温言安慰小妻子,“秋闱才放榜,奉恩公府里定然热闹着,母亲许是抽不得空。”
此次参加了秋闱的楚格、顾凯渊、元理诚、元理透皆榜上有名,特别是顾凯渊,虽遗憾未取得榜首,却也是取得了好的名次,位列榜单第二,她上晌时还安排了人送礼过去庆贺。
楚格也不差,取得了第十名的成绩,元理诚和元理透则分别是第二十八名和第五十九名。
元蓁想了想,秋闱放榜这个理由倒也合理,娘亲若当真不得空闲,那她亲自回一趟公府好了。
只还未等她回去,奉恩公府终是来了人,却只来了左以伈,抱着儿子玹哥儿,同行的还有元枚。
元蓁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有娘亲的身影,疑惑问道:“嫂嫂,府里可是出了事?”
楚巽未曾与她提过奉恩公府出事了啊,且,给镇安侯府送礼庆贺之余,元理诚和元理透那份儿自也不会少了,原是顺带着还想瞧瞧公府是否出了事,只她派去的人却很快便被她娘亲给送出了府。
她疑惑更深。
都是自家人,便坐得随意了些,左以伈将儿子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