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初唐异案 > 304 因人而异(第1页)

304 因人而异(第1页)

有一番对话,丘真人曾与高宗谈过,与武后谈过,与圣人谈过。

于三者而言,得出的结论皆不尽相同,高宗对其不以为意,最终反而主导了此话题;武后毅然选择了后者,当今圣人踟躇再三,最终选定前者。

得出如此迥异的结果,倒也非不在真人的预料之内,但之后以同样一个疑问,与源乾煜对坐,闲来无事当作随谈时,源乾煜竟得出了第四样答复。

“世间万事,道法自然,然君以为,如今世上,寻常黎民至为欢悦之事为何?”

向高宗发问时,正值无论朝中、坊间上下,皆传高宗有意以武后为皇位后继之人,而彻底摒弃李唐皇族。

因此真人只得循序渐进,先以别问旁敲侧击,再行问至本题。

高宗彼时亦知有闲言碎语于四处相传,听得真人如此问,心中亦猜知一二,便多有些以真人这般超脱之人,怎还理会街面聒噪之音,而感不堪地草率回应,“民得用其食,享其居,成其业,自然欢悦,生老病死、家族子嗣、饮食起居、诗书玩乐,寻常人之欢悦无不出自于此些事物之中,心若静平,又岂有何事得致人不得感欢悦?”

“善郎之所言,甚是这番道理……贫道还有一问,凡人有所信者,无非神佛,君以为,他日若有神堕,凡人当喜当忧?”

“世中一切无非道法,凡人以为神佛,亦于道法之中,非要言神堕,则是礼坏乐崩之时

,凡人自当忧心不止,而……”

高宗略行停顿,“而既言礼坏乐崩,凡人则不当以常理而论,坦言为之神堕而心喜,未必不是其果之一,然朕以为,至那般时日,凡人为之以喜之事,恐非神堕……”

“善郎此言何意?”

“真人试想,他日礼乐崩坍,世间皆恶,世人皆为非作歹,神佛较于黎民信奉之物,或更似器具、制件否?那时,满世恶人最喜之事,或难说不将为再造神佛,以其或敛财、或壹民后,再将其摧毁,或来得乐活些?”

真人并未再行诱导,因高宗已将他欲问之事尽数说出,于是有了最终一问,“善郎以为,见神陨堕与造神再杀,哪一项实为世人最感悦见?”

“真人此言何意?”

“世人信奉之神佛,与万民敬服之君主,有何不同?”

“原真人是此意,朕竟未曾料到,如此此时相谈,岂非又返至坊间相传媚娘将为将来君主之碎语中去,既翻而倒之,竟连真人也预知其详,朕少不得直言相告,朕从未以媚娘为后嗣之君而作考量,眼下将来储君,朕心中已有人选,还望真人勿要再以类同事项,探听朕言之虚实。”

彼时与高宗的对谈,便结束于彼刻,然这番相谈,却于真人心中停留多时,直至十数年后,武后亦行将末年,而谁将继位之市井风言又传,真人于武后召见时,再度问起武后同样的问题。

只不过此一回,直白

许多,“陛下以为若有大乱之世,世人皆渎神佛,则神佛于彼时,于无道不德之世人而言,究竟是自天陨落而令人喜,还是重造神佛,以其牟利后而灭之,来得心悦?”

“真人所指乱世,可是乱至隋前魏齐年间?”

“只是设想,陛下怎又执着年份,只当较前魏、前齐更显动乱之年代便是。”

“若是以为此,则相比于亲眼得见神堕,自是造神佛而毁之,更显来得令人忻悦。”

彼时武后虽表面看去,神气清爽,实则心智内里早已混沌起始,清醒时只以素时信任者为共商议事之人,不清醒时则难辨是非。

故而真人为确定武后所言是否发自真心,以术窥探一番,除见其言确为内心所想外,还瞥见武后自身无意间回忆起的一些往事——她是如何于太宗、高宗二人直接斡旋,又是如何于太宗驾崩后委身于高宗,而又是如何一步一步以一己之力,将高宗抬至神台,造了一段接连数十年之盛世。

而至最终,又是如何以高宗身将就木,而依据将其拉下神坛,自己则凭临朝另一圣的身份,接管大唐——武后口中所谓凡人为造神佛而毁之,令人心感甚悦,便是她自己一番经历。

再去数年,武后薨逝,监国太子之位还未坐得稳当的圣人,同父皇、母后一般,时常求问真人以寻驭人治国之道。

唯二不同的是,此一位圣人因初期于朝堂不适,而时常

愿往翠峰山去;其二,作为同设有“二圣”之位的圣人,身旁之人并未有武后那般文韬武略。

险象丛生初始,真人彼时又卜得那般卦象,因此他第三回将见神坠落与造神杀之之问,抛给仍治国颇显稚嫩、驭民几近无能之当今圣人。

圣人彼时全然不晓真人缘何要有此问,故而无论言语或是举止,皆透漏出些许令人有意欺瞒一番之真情实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