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当利弊得失都列出来后,宝钗便觉得只要脑子不进
()水就应该选告密。
可问题来了,她一个商户女又要怎么告密?
告给谁?
她必须亲自面见新帝,哪怕见不到新帝见到姜皇后也可以。
帝后都在宫里,她又要怎么进宫?
对了,除了进宫还有件更重要的事。
读心术!
自贾政生辰那日知道这世上并非独她有读心术后,宝钗就吓到了。
准确的说,宝钗是慌了!
因为知道贾母和王夫人都有读心术,宝钗既不敢主动去见她们,也不敢让薛姨妈知道她最近在忙什么,担心她还没逮到机会去告密呢,贾家就知道了。
关系几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她和她娘跑不了一个暴毙。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她在离开荣国府前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在筹谋什么,更不能让任何人听到她的心声。
帝后不出宫,她就得进宫去,到底怎样才能进宫,宝钗一时间还没有想到办法。正犯愁呢,就听说宝玉来了,看一眼手中的两页纸,宝钗又看了一眼莺儿和不远处的碳盆,莺儿明白的将宝钗手中的纸丢到碳盆里,又拿火钳子将纸压在碳块下面。
宝钗有些失神的盯着碳盆看了好久,直到宝玉掀开帘子她才回过神来。
因为读心术的事,宝钗下意识的躲着人,正好时值冬日宝钗便对外说不适应气候病了,然后宝玉就隔三差五的过来瞧一回宝钗。
若不是知道宝玉对谁都这样,就凭那股子殷勤劲,宝钗都要犹豫好久才能下定告密的决心。
看到嘘寒问暖的宝玉,宝钗不由又想到了刚刚琢磨的事。
为什么只有她看到这件事里的隐患,其他人却没看见呢?
只因为薛家得到的好处最少吗?
别说,还真是这样。
王子腾那么精明的人,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第一个浮现在心头的竟然是摄政王。
他想的是太上皇绝对活不到小皇嗣长大,年幼的小皇帝肯定不能临政。那这时候他做为太后的嫡亲舅舅就是最好的摄政人选。
可惜他没有儿子,闺女也十来岁了。
太上皇太渣了,对于废新帝改立自己亲儿子这种事,王子腾等人从不怀疑太上皇做不出来。
他真能!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给有孕的元春保驾护航,并且在元春生下公主时搞一出狸猫换太子。
其实不少人家在宫里都有自己的眼线,只是轻易不会暴露出来罢了,像是四个王府就往宫中埋了不少眼线。他们之所以不怀疑元春假孕,也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线知道了太上皇让御医给元春看诊。
对元春极尽保护。
说起这个保护,主要是元春没生产过,很多事情都不懂。太上皇知道宫里肯定有别人埋的眼线,也怕那些眼线看出什么来,这才不让元春接触外人的。
王夫人几次递牌子都不得见,就是因为王夫人生育三胎,在生产之事上也算门清,怕提前让王夫
人看出什么来这才不许见的。()
心有多大,胆就有多大,王子腾都已经开始秘密寻找月份与元春差不多的孕妇了。
?本作者外乡人提醒您最全的《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尽在[],域名[(()
将这些孕妇都接到自己的庄子上,如果元春生的是小皇子,那这些孕妇还可以给小皇子做奶娘。若元春生的是小公主,这些孕妇生的男婴就派上了用场。
本着富贵险中求的理念,期待着替年少的小皇帝摄政,把持朝政,位极人臣,甚至是有女儿的,还想要替自家女儿争个后位……那么多的诱惑摆在前面,理智的人并不多。
说实话,若是薛蟠还活着,宝钗不曾发现别人也有读心术,那她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谨慎了。
……
宝玉中午留在梨香院用的午饭,一直到吃完饭回荣庆堂了才知道黛玉和宁望雪来了,高兴的脚尖一转就往绮霰斋跑,不想刚到门口就被门口的婆子拦住了。
“我们郡主说了,宝二爷若是来了就说她们歇下了,回头荣庆堂再见吧。若是宝二爷非要闯进来就问问宝二爷还记不记得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