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三人交换场地,各自在纸条上写下鉴定的结果,对折之后交到张副馆长的手中。
张副馆长和时天华都打开来看了一眼,然后恢复原样,放在了工作台上。
“恩赐,你说说看吧,哪边的是赝品,哪边的又是真品。”时天华眼神复杂地看向他。
时恩赐胸有成竹地指了指右侧,说道:“贺总手边的是赝品,左侧的才是真品。”
“哦?那么,知风和阿染,你们怎么说?”时天华问道。
时应染道:“我和知风的意见一致,这两者都是真品。”
“这不可能!”时恩赐顿时露出一份得意之色,“这两边的瓷片分明不同,又如何能都是真品?”
贺知风淡笑着扫过他的脸,
说道:“右侧的瓷片看上去,像是来自于明朝成化年间的青瓷。”
时恩赐听她这么说,顿时露出一丝冷笑,伸出手,把瓶底的碎片拿起,倒了过来。
正如苏进所说,这片瓷片是梅瓶的瓶底,上面清晰地写着“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识。
这六个字均为楷书,清晰而端正,同样为青花底色,被两条线的圆形框框在里面,分成两列,左列写作“化年制”,右列写作“大明成”。
这不就是妥妥的大明成化年的青瓷吗?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景德镇御窑厂迎来复兴,不但产量和规模变大了不少,还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研制出了一些新的烧制方法,比如贺知风上次见到的斗彩瓷,总的来说各种瓷器都全面开花,这时期的青花瓷也非常出名,将来在古玩市场上的价值会继续升高,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大明成化年制”这六个字的款识,不仅在场的很多研究员十分熟悉,资深的古玩玩家也都能认出来。
如果就看这六个字,大家可能会疑惑,这看上去没有问题啊。
时恩赐嘴角上扬,问他:“你确定这就是成化青花?”
贺知风微微勾唇,不紧不慢地说道:“成化时期,因为苏麻里青用完了,只能采用国产青花料代替,这种釉料叫做平等青,虽然无法烧出永宣青花那种浓艳的蓝色,但它色调淡雅,发色比较稳定,倒也别有一番韵味,像是
云山雾罩,极为朦胧。雅致。这些碎片的风格正是如此。”
“呵呵,你说得对,这釉色的确是成化风格。但也只是风格而已!它是后世仿照成化青花制作出来的赝品!”时恩赐斩钉截铁道。
“哦?请问你的根据呢。”贺知风反问。
时恩赐抬起头,脸上浮现出一丝傲慢:“这六个字,就是证据!”
贺知风却毫不惊慌,继续反问:“怎么说?”
时恩赐道:“明成化的官窑瓷器,都应有这六字款识,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鉴定常识。但真的成化款字体其实并不太规整,应该是有些歪斜的。正所谓‘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撤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这首口诀你难道忘了?”
时应染听完之后点点头,“确实如此,我小时候就背过。”
时恩赐冷冷笑着,把梅瓶底部碎片对准贺知风,“你再看看,这六字款识符合这首歌诀吗?”
众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投递了过来。
但贺知风却依然从容,淡然地回答:“的确不符。”
时恩赐嘴角高高挑起,“那你怎么敢说,它就是成化年间的真品?”
就在他以为贺知风要垂头认输的时候,她却扬起了眉毛,反问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是大明成化年制的真品了?”
“你!你刚才分明就说……”
时应染打断了他,冷声道:“知风只是说它像大明
成化年制,风格相似罢了。而你刚才分析的确实没错,严格来说,它是一件成化仿品。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不是真正的文物了。事实上,从它的材料、工艺和审美价值等角度而看,它就是一件真品文物无疑!”
他声如洪钟,底气十足。
时恩赐却在这一瞬间陷入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