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一个被李斯嫉妒的口吃患者,虽然说话不利索,但是脑子灵活,不聪明也不能让李斯都就读他。
法家代表人物,写了个《扁鹊见蔡桓公》名垂青史,故事的本质大抵是在讲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但是固执的蔡桓公在历史上也是有点相似的人的。
比如这个晋景公,嘿,巧了不是,也是扁鹊去看的,是大医生,很厉害的!
晋景公人傻,但是在风起云涌的春秋,显然人际关系还不错的,他生病胸闷寻访名医,秦桓公就安排了扁鹊过来。
咱扁鹊也是丝毫没放水,一诊断,就放出了大招“治不好”“没救了”“等死吧”,还给了个期限,说是活不到吃新一批麦子的时候。
要不得是晋景公呢?他也是犟种一个,医生说他活的不长,他非要逆医生而行。
当下安排厨师煮新麦吃,然后当天就腹胀蹲茅厕,中途昏了摔进去。
溺亡了。
可见啊,医生的话该听还是得听,要不就卡个bug,咱一直不吃新麦说不定能多活几天呢?当天就吃,不得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啊?】
“哈哈哈,这个说法可真有意思。”朱元璋笑得前仰后合的,差点给自己笑出龙椅之外,坐在另外半边龙椅上的朱标给他扶稳了。
除了宫人没有别人的情况,朱元璋就会拉着儿子一起坐在龙椅上,不是享受这个感觉,而是一起批阅奏折。
朱元璋,一个精力十分旺盛的人,他废除了宰相制度,导致所有的工作都一股脑地直接堆到了他的面前,就算是机器人,也得夜以继日地处理。
当然,朱元璋也跟机器人没两样了,每天三四点起床,四五点开始干活,一天稳定
干活远远超过八小时,且一整年就休三天。
除夕,冬至,以及朱元璋自己的生日。
朱棣即位后也很快受不了,建立了内阁把自己从超高强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点点。
当然,在宝贝儿子朱标、心爱的老婆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只会更加忙碌,让自己投入到无尽的工作中。
现在就还好,在朝政上有儿子、老婆可以分担,也没到之后孤家寡人、疯狂杀人的地步。
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在工作之余调侃天书,勉强还能算是个正常人。
朱标也跟着笑,天书钻这个说话的空子,要是真成立的话,全人类直接延长寿命。
“直接不吃麦子,长生不老指日可待。”
朱元璋一听这话有点慌了,他还是怕儿子背着自己吃点什么不该吃的东西的,“标儿啊,长生不老都是假的,你可别吃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俺和你娘还指望你养老呢!”
要说朱元璋的控制欲,一开始是没到自家大儿子身上的,朱标生于战乱,在朱元璋称帝的时候,他已经十三四岁了,早些年父母忙于事业,他的弟弟们都是他在带着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