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汉献帝刘协时期,群雄并起,拿吕布来说,他一个人就拜了三义父,
只听吕布一声“义父”,不说时间,不说地点,谁能判断呢?
所以,为了更好的定位“兔子”“吕布”,我们不仅需要有参照系,还需要有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坐标系。
建立坐标系之前,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时间和时间间隔。
比如说,朱元璋丑时起床、洗漱吃饭、开始办公,丑时,凌晨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是时间间隔,三点是开始的时间,五点是结束的。
同理,有时间上的,也有距离上的。“行万里路”,在物理上,表示物体运动轨迹,也是用“路”来体现,叫做路程。
依旧是朱元璋,他事业心极强,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无限的批改奏折上去,并不是每天都上朝,而是一月两次,正是一轮月相的变化,初一、十五,月亮从残缺到满月,朱元璋上一前一后两次朝。
朱元璋从乾清宫到奉天殿这段路,有多少路线可以去呢?但是只要出发点和终点确定,无论中间有多少种变化,这个有向线段,都可以用位移来表示。
位移有方向,也有大小,在物理概念里是矢量,箭矢的矢,和箭一样,是有方向的。
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标准的标,他们给的大小就是标准的一种。
说句题外话,朱元璋真的太喜欢操心了,他担心以后的皇帝宫殿太多导致早朝时间不定,于是规定了乾清宫作为寝宫,在奉天殿早朝。
他担心以后朱家的荣誉不再,于是设计了一套详细的分封制度,本意也不错,宗室拱卫皇权嘛,只不过,后世总归是和他想得有些出入。即使是朱元璋也想不到,以后养皇室会让大明国库难以承担,纵然有永乐大帝和嘉靖帝轮番限制,在大明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养这些人也是沉重负担。毕竟到了明末,大明宗室里的亲王、郡王,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接近三百多,宗室人口推测有近一十万。
朱元璋还有个对起名废比较友好的事情,那就是他给20辈后代都起了名字。按照五行偏旁的规律起的,甚至还造了一些字。
这人如果都不算是操心,那也就没有操心的人了。】
不知道为什么,天书明明没有批判,但是朱元璋依旧感觉自己脸上多了一阵热意。
别人都不敢
对他指手画脚,他的“孝顺儿子”首当其冲背刺。
“三百人?一十万?嘶,这是猪吧,怎么能有这么庞大的家族。”朱樉震惊,他不算多聪明的脑袋瓜里,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这三百个亲王、郡王是怎么被封出来的。
“要这么多人干嘛?一人一天皇位轮流做吗?”朱棡也是一样的德行,嘴上没个把门的。
他这话让朱棣瞪大了双眼,提前遭受了奏折的摧残,现在皇位放朱棣面前他都要一蹦三尺远。
轮流当皇帝?什么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