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有了暖意,四只猫围在炉子跟前,扎堆一起烤火取暖。
徐庆和二麻子谁都没驱赶。
这些小东西,也是鲜活的生命。
也知道冷,也知道饿。
粮站内防耗子的重任在它们身上。
徐庆等炉子烧的旺起来,拿出从家中带的馒头,烤热,掰开坚硬焦黄的外皮,从里面掏出些软和的丢在地上。
四只猫饿虎扑食一般争抢起来。
二麻子坐在椅子上,一边嚼着徐庆分给他的半块馒头,一边笑着道:
“庆子,这四只猫算是享福了,瞧瞧,白面馒头顿顿吃,晚上还能抓耗子,作为荤腥解馋,哎呀,我都感觉,我没它们活得自在。”
徐庆见二麻子无端发出这番感慨,正欲说话,三虎子媳妇和美娟以及徐晓雅,三个人一起从外面进来,三虎子媳妇解着围巾道:
“二麻子,怎么着,你想变成猫是吗?那好,晚上掌柜的就把你留在粮站,让你抓耗子算了。”
二麻子闻言,咧嘴笑道:“王姐,瞧您说的,我倒是真想变成猫,有吃有喝,吃了睡,睡醒了吃,多好,可是老天爷没给我机会啊。”
三虎子媳妇见二麻子顺杆爬,白了一眼,懒得再跟他掰扯。
徐晓雅和美娟俩人,笑着二麻子,乐的合不拢嘴。
二麻子时不时说些半不着调的话,倒也是个乐子。
不然,每天闷在粮站,实在太无趣。
徐庆则因为三虎子媳妇的打岔,就没说话,吃完手中的半拉馒头,起身走到粮站外,搓着双手,等着生意上门。
只不过,瞅见这会儿菜市场那边都没多少人过去。
心中暗暗一苦,暗觉弄不好今早上真让二麻子说中了。
好在九点多钟,太阳出来,天气稍微暖和一些,街面上人多起来。
总算有零零散散的人进来买粮。
三虎子媳妇和美娟俩人就足够应酬。
二麻子懒散地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徐庆聊着天,在那些人卖完粮要走时,顺嘴说一声,还有军大衣卖。
谁想要,可以瞧瞧。
然而,那些前来买粮食的大爷大妈,哪舍得掏钱,抬头瞅两眼,拿着粮食,转身就走了。
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过过苦日子,钱是一分一分地往外掏,军大衣二十五块,家里有穿的,压根不会考虑。
他们可不追求时髦,更不讲究军大衣穿着拉风。
也就个别上岁数的退休大爷,解放前,家世好,又属于爱国人士,解放后,散尽家财,支援国家建设。
变天期间受国家保护,没遭什么罪,大半辈子,平平安安渡过。
年轻时候,洋货没少穿,好玩意没少见。
退休后,儿女孝顺,家里日子过得去,手里有退休金,觉得军大衣不错,有点动心,给徐庆和二麻子东拉西扯说了一通,明知军大衣卖的比百货大楼要便宜,愣是磨了半响,最后说想要,但可不可以再便宜点。
徐庆笑着表示真没法便宜,二麻子被搞得心火直蹿,来了句:“老爷子,二十块钱您要不?”
对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小同志,咱们爷仨儿聊的投缘,十五块钱让我老头子拿一件怎么样?”
二麻子当即没心思再听对方胡扯,伸手向门外道:
“老爷子,您慢走,不送!”
二麻子说完,迈步就走去美娟那边,帮着筛小米。
而徐庆,虽然早都听出对方不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军大衣,而是想找人陪他多说说话,但开门做生意,笑迎八方客。
毕竟对方前来买了粮食。
他只好和从柜台走出的媳妇静红,与对方又简单聊了几句,将其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