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总裁也不禁有些得意,介绍说:“前两年没有那么快,后来从蒸汽机厂买了采矿机械。我们主要运送路线上铺了铁轨,就用蒸汽采矿机开凿挖采,再用铁轨运送,就方便了很多。我们这矿山源头产能提升上来,‘燕钢’才能建那么多子公司。”
叶易忽道:“母亲,迁安的铁矿也总有一天会采完,那时怎么办?”
书颖淡淡一笑:“漠北也有很多煤铁矿脉,海外煤铁矿脉更多,铁器也可重镕利用,千年内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叶易已学过地理,道:“可是那都太远了,我们采不到。”
书颖笑道:“打下来,修铁路到那里,就能采矿了。”
伴驾的皇族、地方官员和企业代表都抿着唇不说话,心里却想这女皇是自唐太宗之后的第一霸君,扩张的比十个男皇帝还强。
因为她分地分钱很大方公正,军事和政治手腕又很高,所以大家也就甭管她是男是女,大家就跟着她干了。
燕钢制造铁轨的技术和合金配方是按照书颖指点的,如果他们不偷工减料的话,能达到汉阳钢铁厂顶盛时期的品质。
书颖本人就是最让人敬畏的大专家,最初的技术大佬都是跟她学的,大家也知道以她之智不好糊弄。燕王叶熙留守燕云时,每年也不下四次亲来工业区视察,下头不乏人想钻空子,但不敢过头。
又因为燕钢产业集群中的资本组成复杂,管理层受多方资本源头监督,所以不至于像历史上的洋务工厂一样腐朽。
大家看到燕钢大厂房中的机器都用了蒸汽机,转轮一转,还有各种履带带动,但生产线就全面自动运转起来。
参观团也只能站在厂房外面看看,而里面生产线上却没有人,温度极高。叶世钊看到这样的生产线,难免感到敬畏:“我以前以为用了高炉得到液态钢水,倒入模具不知道要用多少人力,原来是不用人力的。”
那一位工匠出身的小股东兼任燕钢的厂长有些得意,介绍说:“以前还是皇上指点我们炼合金,我们才能液态的钢水铸炮。小臣为了提供军械厂各种枪炮管,我们不得不提升工艺。
一次性投入不少钱在生产线上,但是过个几个月,机器化产生线完全启动起来后,那产能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液态合金钢铸的炮管不是最初的铜管可以比拟的。多亏皇上之智天人难及,才有燕钢的今天。”
书颖面对一众马屁,也只能笑一笑,说:“老杨,别以为拍朕马屁,就万事大吉了。你要是看不好厂子,朕一样让人撤你!以后要同时开造两条铁路,你手底总要带出些能独挡一面的人,不然就拖延了进度。”
那杨姓工匠躬身道:“皇上放心,厂里想求上进的年轻人很多,小臣好歹能带几个人出来。”
国有控股大厂的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也有品级,这工匠出身的人也有八品官,他就自称小臣了。
现在的工匠只要自己手艺好,肯下苦功,管得好事,能分到股份分红,还有些工匠自己当小老板,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强。
除了大型的铁轨厂房,还有小号的各种零部件、螺丝的小厂房,有了蒸汽动力,无论是调精度、抛光、切割和打磨,效率不是从前的人工可以想象的。
这些观模学习,让叶然、叶易都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书颖解释这些工厂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他们还参观了蒸汽机厂,看到新款规格大小的蒸汽机,还有进一步改良的蒸汽火车头。在机械的轰隆声中,大家知道从前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参观了两天后,在行辕住着,然后便有龙三娘来请安。
白承奕曾在南北朝互市的大市场上任职,后来北朝覆灭后,他与地方官员负责京城治安管理的工作。
燕云大定后,书颖任命他做燕京府民安局长,因为龙三娘在江南的生意和势力实在太大了,书颖不可能让他在扬州当大官,那就不可控了。
书颖在李玄的陪伴下,在行辕暖阁召见她。宫女打帘,龙三娘进屋来后跪倒大礼参拜:“臣妇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皇上。”
龙三娘小心起身,好几年未见皇帝本人,见她还是那样美丽,可龙三娘知道自己的脸上已经有了皱纹。龙三娘本来就比她大三岁,收敛精气的内功不如她。
书颖淡声问道:“这时节三娘怎么会在迁安呢?”
龙三娘道:“臣妇租了两辆火车,押运一些江南货物到关东,顺便也采买了些关东货去燕京。眼下刚刚迁都,京中对南北东西的好货需求量都很大,腊月中下旬就更有需求了。臣妇南归中途经过迁安,本想来看看机械厂的账务,听说皇上轻装出巡,特来请安。”
迁安工业区的蒸汽机厂,龙三娘也是股东,那时书颖把私房一边用于扩编乌衣卫、一边建新城、一边还得支付洛京皇宫的租金,那时流动资金就紧张了一些。
她才引入民间资本合资,这也能让消除一些国有资本效率低的问题。比如:民间资本作为董事,也有反腐查账,发起罢免怠政管理层的权力,还反对过多的员工福利的权力,从而提升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