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替嫁残将到底反不反 > 笼中(第1页)

笼中(第1页)

安氏身着秋香色缠枝宝相花纹妆花缎褙子,头戴赤金嵌红宝头面,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主位前,向王修绪行礼问安,姿态恭敬却不失李家女主人的气度:“王大姑娘万福,我可来迟了。方才在花房看他们搬那几盆新得的‘绿牡丹’,布置得虽然俗不可耐,只是这花儿却难得,当真是在宫里也没见过这般财大气粗的架势,我们小门小户的难免好奇,便多看了会儿,耽搁了时辰。”

话里话外还是暗讽王家奢侈,安氏几乎是把话顶到了王修绪脸上,王修绪倒也不动怒,含笑抬手,腕间有一串青金石佛珠在秋阳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泽:“无妨,安夫人快入座吧。”

她语气温和如涓涓细流,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疏淡,仿佛冰层下的静水。那安氏闻言也不客气,便自去坐在郑氏的对侧,却连正眼都没瞧她。

郑氏哪里有王修绪那般的肚量,辛辛苦苦布置的菊花被骂财大气粗、俗不可耐,眼看着气得捏紧了帕子,指尖发白,险些翻了个白眼。

丫鬟们鱼贯而入,奉上香茗和精致的点心。那茶盏是官窑烧制的雨过天青釉,釉色澄澈如雨后碧空;点心做成菊花形状,玲珑剔透,盛在掐金丝的琉璃碟中,金菊映着剔透的琉璃,更显得盘中玉屑金蕊,精巧得不忍下箸。席间衣香鬓影,环佩轻响,各色华服与满园争奇斗艳的名品秋菊交相辉映,一派花团锦簇的富贵气象。

安氏笑着拈起一块“金丝菊瓣酥”,对下首一妇人道:“荀夫人尝尝,这是府上新来的江南厨娘做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听说令尊便在江南为官,想必夫人更识得此间风味?”

荀卓卿来了?苏锦书耳朵微动,捕捉到这个名字,忙不着痕迹地侧身向后望去,目光在席间迅速梭巡。

只见荀卓卿坐于一县主身侧,微微一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才道:“安夫人谬赞了。江南风物虽好,却因离家入京时尚早而不常得见。这点心确实精巧,相府待客,自然处处用心。”

她四两拨千斤,既撇清了与江南的熟稔,又捧了丞相府。安氏见她一脸淡淡的,便自觉没趣,便又想着法去挤兑郑氏了。

席间夫人们开始闲话,话题自然围绕着满园菊花、时新衣料、京中趣闻。苏锦书一面得体地应酬着身旁的夫人,唇边挂着恰到好处的浅笑,一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目光如蜻蜓点水般掠过全场,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心中飞快盘算着荀、方二人的位置。

荀卓卿安静地坐在稍远的一席,神色温和,偶尔与邻座低声交谈;方源则与几位文臣家的小姐在一起。苏锦书、荀卓卿、方源三人并未同席,目光却如织网般,不时在喧闹的间隙中悄然交汇,传递着无声的讯息。

正当她们三人眉目传情之际,那边安氏已经与郑氏几乎快要吵起来。苏锦书立刻凝神,侧耳细听,将安氏刻意拔高的“黄脸婆子”、“想讨承泽殿下的好”,以及郑氏那强压怒火的“贪心不足蛇吞象”、“屯田也不知道是给谁屯”等字眼清晰地捕捉入耳。

眼看着全席的人都慢慢被她们吸引走注意力,王修绪适时含笑抬手,腕间佛珠轻晃,温声道:“好了好了,都是一片心意。郑夫人打理花宴辛苦,安少夫人今日来一趟也难得。本宫看这园中‘凤凰振羽’开得正好,不如开戏吧?听说兆吉班新排了《打龙棚》,应时应景。”

郑氏勉强压下火气,颔首:“妹妹说的是。开戏吧。”

管事婆子立刻高声传唱:“开——戏——!”

轩厅正对着的戏台上,丝竹管弦之声骤起,帷幕拉开,身着华丽戏服的伶人粉墨登场。一出《打龙棚》热闹开场,唱词幽默,做功繁复,暂时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

丫鬟们穿梭其间,续上热茶,奉上精致的菊花糕、蟹粉酥等时令点心。

苏锦书借着解手的由头,悄然离席,走到轩厅靠后的角落。荀卓卿早已等得不耐烦,见她过来,立刻拉着她走到一丛开得正盛、花盘硕大如旌旗的“帅旗”菊旁,方源和公主李茹也默契地跟了过来。

此处离主位稍远,又有繁茂花木掩映,身后空阔无人,说话方便些。

“可算脱身了!再跟那群人虚与委蛇下去,我脸上的假笑都要僵成面具了!”方源长舒一口气,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顺手揪下一片金□□瓣在指间捻碎,“瞧瞧,王家这排场,这做派,恨不得把‘权倾朝野’四个字刻在脑门上。还有李家那安氏,今日倒是看着温温柔柔,话里话外全是机锋,累不累?”

公主李茹掩口轻笑,她今日穿着杏子黄缕金绣折枝花卉长袄,在她身上有些过于厚重,“源妹妹还是这般快人快语。不过,王家和李家如今在朝堂上斗得如火如荼,连这赏菊宴也成了角力场,方才郑夫人和安少夫人那番唇枪舌剑,句句都落在实处。”

她压低声音,如数家珍般分析道:“皇兄近来确实对他这些远亲有些微词,李尚书在刑部动作频频,借整肃吏治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至于户部嘛……”

她微微蹙眉,“这就连我也不知道了,连带着承泽也没有消息。户部近来确实是风头正盛,兵部一直受挫你们知道,刑部近来也不安分,和大理寺那边争权夺利,貌似和李尚书家那侄子也脱不开关系。吏部和礼部近来在忙着修正科考之事,这本是利国利民之举,可惜……”她轻轻一叹,“工部嘛,无法无天惯了,侵吞民田、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兵部连带着这些武将倒了霉,现如今勉强在宁知远苦苦支撑下苟活而已。

至于吏部和礼部操持的科考一事,苏锦书听宁知远和李承泽曾经提起过,远比朝廷当初预料的要棘手。多年来越国穷兵黩武,现如今也才刚刚安定下来,本是广纳贤才、重整旗鼓的好时候,结果扭头一看,皇亲国戚、世家勋贵早已把各处的肥缺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样一来,哪个官员还愿意费心去筹划科考,给自己选一群对手来抢饭碗呢?

刑部和工部,分别代表了李家和王家在前朝的角逐。前段时间皇帝给李贵妃风光办了一场宫宴,李家自觉风光无限,李旭兰的侄子李秉昆酒后狂言,一句“王家老的嫖,小的淫,谁知道那肚子里的是不是扒灰扒出来的”,彻底惹怒了当朝丞相,两家自此斗得热火朝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