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替嫁残将到底反不反 > 笼中(第2页)

笼中(第2页)

往常户部和工部才是针尖对麦芒,为田亩分配和赋税争执不休是常事。现如今工部忙着和刑部斗法,让司空公林看山觑准了机会,将西南边陲屯田这块烫手又诱人的山芋硬是塞到了户部手里。

方源点头笑道,“虽说圣上把边疆事务都一股脑交给你家宁太尉,但落到实处时,光一个西南屯田就争得你死我活,林司空这些年早变成了林架空,没想到如今倒是联合着户部在这事上捡了个便宜。”

戏台那边正演到郑子明念赦诏:“上面花溜溜,下面流流花,一字黑!他认得我,我不认得他!”

台下听到这句都笑了起来,一时间这畔四人都颇有些汗颜。

打龙棚讲的文盲武将郑子明为救忠臣高怀德,假意“打”皇帝柴荣的龙座。这出戏说好听点是一出嘲笑武将文盲的喜剧,说难听点便是讽刺皇帝不辩忠奸,意在嘲讽李家皇朝谋害忠臣了。

荀卓卿担忧地看了一眼戏台方向,低声道:“真是狂啊,《打龙棚》都敢拿到台子上来演,李家的应该再点一出《贺后骂殿》。你可还好?为着掩护京荣来得这般早,有没有被他们为难?”

苏锦书摇摇头,眼神平静:“无妨,应付过去了。周叔度被安置在偏角,看他安分得很,应无大碍。倒是你们,”她看向荀卓卿,声音更低,“你给她送的鸽子可回来了?京荣她昨夜路上顺利吗?”

提到周京荣,四人间的气氛顿时沉寂下来,连方源也敛去了那份不耐,眉宇间染上真切的不舍。

荀卓卿重重叹了口气:“走了!可惜我没去送送,鸽子送回来信时雨才停,水压得翅膀都扇不起来。信上说她那个糊涂兄长倒是待她好,给她都安排妥当了。”

方源眼圈微红,对荀卓卿轻声道:“我们看着她上船的。她穿着素净的杭绸,站在船头,对我们摆手。雨太大,都看不清脸了。只盼杭州那边一切顺遂,她真能得个自在。”

荀卓卿点头,又转向苏锦书,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囊,“这是她托我转交给你的,说是要她走远后再给你。”

苏锦书接过锦囊,入手微沉,里面似乎是一块温润的玉牌。苏锦书记得这是周京荣在京城攒下的家底,她紧紧攥住,指尖冰凉,心头涌上巨大的感激和担忧。

京荣的远行,不仅是为了逃避父命,更是京城这潭浑水即将掀起更大风浪前,一个清醒者的抽身。

苏锦书低声叹道:“她比我们都看得透,走得也干脆。这京城确实像个金丝笼,也像个绞肉场。”

公主也叹息:“京荣这一走,我们这伙人,又少了一个说真心话的。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苏锦书强忍心头的酸涩,望向戏台,台上正唱到“周室元年出赦条,晓谕天下黎民晓:一赦欠粮和欠钞,二赦囚犯出监牢;就是抓破娘娘的脸,打落太子的牙,也要做一个既往不咎。”

热闹非凡,却衬得她们几人所在的角落格外萧索。几人寻了位置紧邻着坐下,公主被几位郡主县主拉去点戏,荀卓卿寻了今日排戏的科目细细翻阅着,方源凑过去和她一起看。

苏锦书摩挲着袖中锦囊里那块带着离人体温的玉牌,心里挂念着周京荣,却也不敢贸然离席,只能目光看似随意地逡巡着四周,观察着席间百态,试图转移那沉甸甸的离愁。

台上的戏唱得热闹,席间的夫人们也各自寻了相熟的交头接耳。郑安两家已分开对坐,郑氏身边围拢了不少王家一系的官员家眷,谈笑风生,俨然是另一个中心;安氏则与几位清流夫人和李家交好的官员女眷低声交谈,气氛融洽。

苏云书果然擅长此道,早已和各路县主郡主聊得热火朝天,可怜韩姨妈见苏锦书被好友围住插不进去,又见王郑氏那里围得水泄不通,便想凑到安氏那边去,却被安氏身边一位夫人看似无意地挪了挪身子挡了挡,碰了个软钉子,只得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对着戏台生闷气。

唯有王修绪安静地品茶看戏,她坐姿如兰,清丽出尘,偶尔与身旁的崔氏说上几句,声音低柔。苏锦书看她这般淡然娴静,那分外熟悉的眉眼轮廓总在心头萦绕,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隔着一层薄雾,苦苦思索而不得解。她腕上那串青金石佛珠,在素淡的衣袖间若隐若现,更添几分不染尘埃的疏离感,哪里像个刚生过孩子的妇人。

不一会儿,宾客点完戏,婆子便把点戏本子恭敬地呈至王修绪眼前。王修绪微微一笑,伸出纤纤玉指,漫不经心地翻阅着,那串青金石佛珠随着她的动作在皓腕上轻轻滑动,颗颗圆润,色泽深邃,与她沉静的气质浑然一体。

就在佛珠滑落的瞬间,苏锦书脑中灵光一闪,那清冷的侧影,那低垂的眉眼,那份超然物外的沉静,记忆的薄雾骤然被拨开。

她恍然大悟之时,只见王修绪身侧的林立衡与几位气质相投的闺秀坐在一处,低声品评着台上的唱腔和身段。

她眼波流转,看似专注戏台,实则已将席间微妙尽收眼底。恰好此时目光不经意间与苏锦书探寻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林立衡眸中瞬间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唇角勾起一个极浅、极快、心照不宣的笑意,仿佛无声的密语。

她从容地辞了身旁的好友,起身时裙裾纹丝不乱,款款地穿过花影与人丛,径直向苏锦书她们所在的角落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