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指责说,从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共产国际就一直在错误领导,不断要求中共对城市发起进攻,导致无数同志在错误决策下牺牲。其后更是变本加厉,将成功建设和发展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主席等人,驱逐出领导层,让一帮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掌握中共领导权力,还派遣了李得这样战术僵化、在不了解中国现实的情况下瞎指挥的所谓军事代表,从而导致了中共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共产国际对此应该付什么责任?千万同志的鲜血,白白地流淌了。
周恩来坦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责任,他已经向中央做了深刻反省。现在,随着西华政治局的成立,确立了主席、李力胜同志和他三人的最高领导权。西华将在这个领导体制下,走自己的道路,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至于苏联,如果是平等的合作,我们欢迎,如果还想利用我们,我们将坚决地拒绝。
周恩来的表态和言论,对于加仑是当头一棒,这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对于西华处决了李得,加仑非常愤怒,他咆哮着说,西华无权这么做,这是对共产国际的背叛,结果,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同样愤怒,拍了桌子,说凭什么西华无权处决李得?他对于中国革命犯下的大错,百死莫赎。我党是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共产党,不可能对共产国际盲目听从,更不是苏联的傀儡!
当天的会谈,不欢而散,连晚宴也都取消了,双方都没有这个心思。
接下来的两天,加仑没有要求再举行会谈,他冷静地思考了两天。
西华政治局对于前期共产国际错误的领导,已经做出了不可改变的定性和结论。如果他还坚持共产国际的“权威”,不承认共产国际的前期错误,那么与中共的关系,肯定是无可挽回,这并不符合斯大林同志的意愿。
正如斯大林同志在出发前对他讲述的担心,原来从莫斯科派遣回中共的中国同志,除了王稼祥和章闻天外,已经全部被排除在西华政治局之外,至于在莫斯科的王民,更是没有任何任命。结合他与周恩来的会谈,很明显,由于中共党内对于共产国际领导的极大愤怒,原来的“亲苏派”已经完全被排斥了,现在西华的领导层,是一个对于苏联不信任的团体。
所以他接下来没有急于与周恩来恢复会谈,而是提出,要求与他以前熟悉的一些同志会面,了解一些情况后,再考虑下一步会谈。西华爽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接下来的几天,加仑密切地接触了一些他熟悉的同志,以及从莫斯科归来的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一些人员,例如前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博古。
第109章苏联特使(二)
加仑密集走访的效果,让他更为沮丧。
周恩来没有说错,甚至包括被中共中央打击的博古在内,对于共产国际指挥的谬误,都是非常抱怨的,大多数人非常愤怒,他们现在对于共产国际很不屑,根本不相信共产国际的能力。
如果只是情绪,或许还可以挽回,加仑自己,至少可以苏联党和政府名义,对之前的错误进行道歉,承诺加大对西华的援助,和在未来更加尊重西华领导层的独立意志。
但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博古等人的说话虽然委婉,这些被打击的同志心中,也不可能完全对于西华政治局没有抱怨,所以还是向他泄露了一些“秘密”。
原来他一直没能见到面的李力胜,应该是中共党内“反苏派”的领导人,他们在大革命失败之前,就已经对苏联和共产国际高度不信任,甚至由此引发了中共党内的重大分歧。从结果看,当时是亲苏的同志占了上风,所以李力胜带着反苏派出走,在海南、缅甸逐步建立了根据地,然后大举进攻西南,终于建立了今天占据4省的西华根据地。
留在大陆的中共,一度也曾经发展顺利,在主席的领导下,建立了在江西南部的中央苏区,其它一些同志在民国的腹地,也建立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根据地。然而,自从共产国际支持王民和博古排挤主席等原来的领导层,取得中央苏区的领导权,并派遣李得担任军事顾问,负责最高军事指挥权后,苏区的局势就急剧恶化,形势急转而下,最后中共被迫放弃中央苏区根据地而长征,幸好得到了西华的接应。
所以两大中共的力量,重新进行了整合。毫无疑问,失败的亲苏派,被全面清洗,因为对中共的同志而言,这是残酷的事实所证明的,亲苏派压根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甚至绝大多数的亲苏派,现在都已经转变了立场,有些人当年有多么亲苏,现在就有多么反苏。
而且在西华内部,由于整体上,根据地是由反苏派发展和建成的,因此从军事、经济到地方事务,反苏派都占了绝对的上风,他们构成了当下中共的绝大部分实力。苏联或许可以得到少数亲苏派的谅解,却根本无法动摇西华的整体思想倾向。
严格意义上,反苏派其实也不是反苏,更准确的,应该定位于“民族国家派”,他们首先并不是共产主义者,而是民族主义者,以民族的利益为优先,绝不会同意牺牲民族的利益,来为苏联服务。
在他走访这些同志的时候,很多人都向他提出了对苏联民族主义的批评。例如他亲自指挥的中东路战争,苏联不但没有兑现当年列宁承诺的废除沙俄侵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侵占中国的土地,现在斯大林反而变本加厉,中东路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苏联为了这条路的路权而攻击中国,这如果不是侵略,什么算侵略?
而且更离谱的是,就在今年3月份,你们居然把中东路的路权,全部卖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根本无视中国的主权。既然你们苏联,自己就不是按照共产主义的民族平等来行事,完全是按照类似沙俄的帝国主义民族逻辑,那么凭什么要求中共听从苏联的指挥?是要中共卖国吗?
他竭力为苏联辩护,但事实就是事实,他明显感觉到中国同志们,对他为苏联侵略辩护的不屑与不满。最让他气愤的是,居然有同志质疑苏联从一开始就不安好心,是利用在中国这样革命的此起彼伏,尤其是进攻城市的声势,来化解西方帝国主义,对于苏联这样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压力。为了转移苏联的压力,却让无数的中国同志,在错误的路线方针下,无辜地流血牺牲。
所以他沮丧地、然而清醒地认知到,中共就像是苏联共产党,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个民族利益优先的独立政党,不可能再回到共产国际领导他们的旧格局了。苏联或者与之切割,或者就只能平等合作,这只能是由斯大林同志和苏联最高领导层决断了。
在他接下里与周恩来同志的会谈中,两人都表现得非常平静。对于周恩来同志来说,自从他阅读主席与李思华的对话记录后,他就清醒地意识到,既然收回外蒙和唐努乌梁海,是两人定义的地缘三大战略之一,是未来最高国策,甚至也不会放弃对外东北的主权,那么与苏联的关系,不说走向完全敌对,至少冷淡是必然的,我们当然不可能再服从共产国际背后苏联的领导,为此付出放弃苏联援助的代价,也是必然的、无可挽回的。
加仑与周恩来的会谈,重点已经不再是苏联及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而是转向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警惕。作为远东军区的司令员,加仑对日本的扩张非常警惕,按照他的判断,日本全面侵华,只是时间问题。
他之所以与周恩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要埋下伏笔,不要看今天你们西华,似乎无需苏联的援助,但等到日本侵华的时候,再看你们需不需要,他内心觉得,届时可能是改变苏联与西华这种别扭关系的契机。他可不认为,西华的力量,能够在短期内成长到,独立对战日本帝国主义的程度。
不过,他觉得应该向斯大林同志建言,不可完全放弃西华,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同样对远东充满野心,他们如果占领了中国,将战争的矛头指向苏联远东,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加仑知道,这个时代苏联的外交政策,是试图实践“集体安全”策略,德国正在复兴,虽然苏联也在德国复兴上加了一把力,国家与德国之间,是互相利用。但斯大林同志现在的想法,是结好英国、法国,所以已经与法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试图在德国问题上,与英、法组建共同阵线,从东西两面限制住德国的扩张。
而对于东方,则是开始改善与蒋介石政府的关系,甚至可以给予其一定军事援助,增加其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能力,以降低苏联远东的压力。
加仑想,如果不是西华的横空出世,苏联或许对于失去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中共,不会有太多关注也不会支持,以免更加破坏与蒋介石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