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华还为重庆的几家涂料厂做了一笔大生意。她发起了一个“清洁上海”的运动,在发动商户、企业和居民主动的前提下,上海政府也挤出了一些补贴,对全市破烂的房屋进行修缮,同时要求除了新建筑物外,其余建筑物全部重新粉刷,很多涂料都是采购这几个厂的,这项运动到8月份才结束。结束后甚至轰动了外界,洋媒争相报道,说上海变成了远东最清洁最漂亮的城市,没有之一。
5月27日,汉口路422号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
虽然西华的上海政府已经宣布银元交易非法,只能使用西华人民币,不过需求量很大,这里仍然在进行银元交易,只不过低调了一些。
大楼入口的地方,2名保安懒洋洋地坐着,偶尔抬眼向街道上张望一下。
突然,街道上响起了似乎是跑步的整齐声音,2名保安张眼望去,立即跳了起来,大门口一群西华“国卫部队”的士兵们冲入,明晃晃的枪口指着这两个保安,他们哆哆嗦嗦地抬起了双手,做投降态。
领头的军官,不耐烦地吩咐他们:“拉开大门,一边呆着去,不要妨碍公务!”两个保安赶紧跑到了一边去,将大门朝着两边大大拉开,更多的士兵们冲入,他们合围了这栋大楼。
紧接着,他们冲入了交易大厅,就听到惊呼声、哭喊声一片,有的人试图从窗户逃跑,结果却绝望地看到楼下,都是望着他的国卫士兵。
所有的人都被逮捕,他们必须接受盘问审查。这一次行动,就拘留了338位搞银元投机的,抄没黄金4647两,银元将近6万枚,人民币一千多万,以及各种囤积的商品,价值高达5400多万。整个证券交易所也被封闭。
这只是清理上海金融秩序的其中一个场景。
革命军占领上海后仅5天后,5月18日就公布了关于货币和金融的通告,规定3天之后即5月21日起,在上海所有的交易只能使用西华人民币,所有外币、黄金和白银及银元一律禁止流通,需要人民币的,可以在紧急接管的若干银行进行兑换。
一向只相信金条和银元的上海人,当然一时还难以相信西华人民币的信用。公开不许了,地下的交易仍然猖獗。
可是,时代真的变了。
一方面,西华到处打击私下的货币交易。另一方面,从5月13日开始,大量早已准备好的民船,就沿着长江,将西华的“华货”源源不断地运入上海。以前的地下党,现在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几天之内就搞定了数千个商业网点,他们统一以“华货超市”的名义出现,西华的工业品在几天之内,就成为了上海商业的主流。
而且不仅限于“超市”,就连著名的上海滩4大百货公司,即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四大公司,2天之内,90%的货品也从原来的洋货变成了西华货或者其它国货。
关键是,“华货”的性价比,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洋货,价格便宜而质量不差,对于实质上讲究“实惠”的普通市民来说,很容易就接受了华货,因为至少可以在同等质量下,省下20%的钱。
所有这些华货,只接受人民币,所以人民币的使用,开始迅速增长。老百姓虽然不敢把自己的银元都兑换了,但至少也要兑换一部分。当然,有些自诩“喝咖啡的”人士,那是非洋货不用的,也暂时由得他们。
上海以前是一座消费型城市,吃的稻米,来自于东南亚,现在基本被长江输送的四川米替代,而穿的布匹,以前都是进口美国和澳洲的棉花来加工,现在这种贸易很快就恢复了,但是缩小了许多,西华根据地的棉花产量,开始暴增,例如解放仅仅一年的新疆,棉花的播种面积,几乎是增加了上百倍。
再一个,就是接管了全部的民间银行,这些银行必须经过资产审查,按照西华对银行的管理规范,重新建立起严格管理的规范,转变为人民币体系,才能重新营业,西华也公告对上海民众的存款,政府予以担保,不会发生危险。
西华无意全部用国有银行替代国民政府时的银行体系,这些民间资本,还不如让他们来推动民间经济的发展。不过很多太小的银行,是不可能继续存在的,他们投机性太强,说倒就倒了。
对于外资银行,则进行全面审查。敌国日本的正金银行等,自然是全部没收,不过他们的人早就跑了,也就剩个空壳子,而英国的银行,虽然存在,但资本都调走了,他们还要观察一下风色。
西华对外资银行的规定是,外汇业务暂时只限于企业贸易往来,允许进行人民币贸易业务。完全切断居民外汇业务,即对上海民众的外汇、黄金白银及金条银元的存贷款业务,已有的业务必须立即结清。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或以上的储备水平。
多管齐下之下,上海经济的货币,迅速地转变为西华人民币的单一选项。
5月29日,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西华国卫部队一早就在公共租界(英美租界)之外,全副武装,站得整整齐齐。不远的街道上,很多上海人在看热闹。
今天是西华要接管上海所有租界的大日子。西华入驻上海的第2天即5月14日,就公告了西华将在半个月15天之后,全部收回所有列强租界,西华不承认过去卖国清廷的卖国条约,所有列强也不用来和西华争论这件事,当初他们是用武力强迫清廷签约,今天有本事就再用一遍。给他们15天时间,其实就是给他们撤销租界管理当局等行政机构的时间。
不过西华已经宣布,将逐步建设上海为贸易自由港,除了西华明确认定的敌国即日本以外,所有国家均可来上海自由贸易。这个规定也没有排除英国。西华要求的是,任何国家来上海贸易,必须严格遵守西华的国家和上海地方法规,一切按法律规矩行事,没有任何国家拥有特权。西华还点名了英国这个“鸦片贸易”的始作俑者,警告如果任何国家任何商人有贩毒等黑色贸易,西华必将严惩不贷。
西华尚未建国,与西方各国当然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不过允许各国在上海先保留一个领事馆,作为他们与西华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机构。
李思华电告罗斯福西华关于上海的政策的时候,就请他通知西方各国西华的态度,因为西华与许多国家此时并无联系。
美国外交部确实都通知了各国,还与英国进行了协调。
美国权衡之后,同意接受。西华大势崛起,美国此时陷入1937~1939年的经济危机,且外交兴趣主要还是在欧洲,他们做梦也想把英国拉下霸主的地位。至于远东,西华目前是美国的大主顾,每年的进口规模在此时普遍的“贸易保护主义”下,算是非常可观的了。美国现在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英国的“英镑圈”对于美国的进口很少。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美国认为,根本没有可能阻止西华接管所有租界,就像在天津那样,西华都没有公告,直接就接管了,列强又怎么样?还敢打吗?在上海西华已经算得上非常客气了,这当然是与未来的自由贸易港有关。
所以美国是由外交部正式回函同意,并建议与西华签署相关协议,虽然西华尚未建国。
至于英国,官面上当然是强烈抗议西华不守约,不过嘴上不要,身体很诚实。他们对着德国人都已经要发疯了,自然也顾不上远东,指示在中国的各租界全面撤离,至于外交,留到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