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39章(第3页)

第139章(第3页)

腹诽的地方也不少,主要就是文史哲领域,他觉得太严厉了,这是不是倒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倒掉了呢?这些领域这样搞,不学习西方,我们会不会在这些领域落后呢?他摇了摇头,说不好。

李思华开始讲话,主旨是党和国家未来对文史哲领域的管理原则。

按照李思华的想法,也不是仅仅打压,这些领域必须繁荣起来,但必须是有益的繁荣,而不是要么沉渣浮起,要么崇洋媚外。

负面清单就是她的一种尝试,就是将汉奸言行、跪舔西方言行、精致利己主义言行、以及造假言行等,排斥在文化圈之外。在她前世,一堆公知胡吹美国,编造了若干美国的神话,例如医疗免费之类,在新时空如果被证伪,那就会被文化禁入,永远别想公开发表文字,不管是什么形式。

或者是那些宣扬西方伪史的,明明是伪造,还要告之学生这有多么高大上,例如所谓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必须讲清楚这是后人假托的。

但不能只是打压负面,还要鼓励正面。她对原时空一度极左的现象也不以为然。前三十年搞得几乎只有“革命文学”和“革命哲学”,导致文化生活严重匮乏,不但文化产出少,而且群众反而因此心灵空虚,只有一个方向嘛。到了改革开放,很多人接触到西方和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心灵反而被占领了,因为你自己没有生产足够丰富和有利的文化产品嘛,即使你的文化产品是政治正确的。

所以在这个方面必须学习美国,美国的“政治正确”,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负面清单,清单之外你尽情发展,但清单之内坚决打击。

而且革命思想是革命者的思想,你想要让所有人接受并遵从,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要不然要我党干什么呢?不就是因为只有少数先进者和进步者,才能接受革命思想并遵从吗?先锋队可不是白叫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没有像前世那样,做出关闭所有民间的报纸这一类的行动,本质上她认为这是没有用的,更不要说到了未来网络时代,想要管制个人思想,简直是天方夜谭。你只能影响,不能管制。

在台上她一眼瞥到了冯友蓝,心想这位就是个典型。原时空解放后,逼着人家承认“革命思想”,在六七十年代胡写了一堆文章,等到八十年代思想宽松后,又重写昭告世人,说自己在六七十年代,很多都是不得已的违心之言,那些“革命文章”纯属扯淡。

这就是属于极左的瞎搞,这种老先生,思想早就定型了,以势压人,只不过让人口服心不服,有个鬼用!

所以在文化战线,也必须是调放结合,顶层宏观调控主流思想,而下层百花齐放市场化,只要你不违背负面清单。

当然,舆论战部队必须按照党组织的意图,影响社会的整体舆论,负面清单虽在,一些反对者总会试图找到突破清单规定的角度,转弯抹角地来宣传反动的思想,这就需要舆论战部队来引导社会的主流舆论——她始终相信,依托“真善美”的道德基础,来引导舆论,才会更容易获得群众的支持。

李思华还记得她原时空她爷爷的感慨,说是年轻的时候(六七十年代)小说都很少,翻来覆去就是那点革命小说,每一本都可以看上几十遍。这有意义吗?除了让群众的脑袋空空——这绝对不是革命的方向。

文化市场必须极大丰富,就像物质市场一样,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正常形态。极左徒然顾忌群众的思想被腐蚀,他们的禁锢操作,实际上让群众思想更容易被腐蚀。

实际上,李思华认为经济强大、文化繁荣,才能培养出充满自信的大国国民。前世人们都说零零后是最自信的一代,对西方已经很少有谄媚之情,很多人出国后,反而把西方视为落后之地,这才是正常的情况,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经济繁荣后,自身的知识和见识又多了,从而自己对比西方与中国后,得到的自信。对于他们,公知的言论就显得很可笑了。

中国是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大国,内部各种思潮的存在,是无可避免的。不可能像小日本那样,用皇民逻辑,来统一大多数国民的思想。再说,作为革命者,我们要那种虽然有利于统治,但根本不能解放人民头脑的思想来干什么?我们不是为了变成统治者,我们为的,是解放人民,从物质到思想。

李思华开始讲话,包括梅亦奇这样的腹诽者,随着讲话的深入,也开始兴奋起来,原来中央并不是要大家只能是随着指挥棒走,而是不允许朝着错误的反动的方向走,你只要不是朝着反动方向走,道路是宽敞的,而且是多个方向的,看你自己决定的发展。

梅亦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下子,心放下来了。

李思华要求的重点,就是文史哲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是“唯中国学派”,她特意举了冯友蓝理论的例子。

按照冯友蓝的理论,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科技的原因之一,并非是中国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为中国传统注重人是什么,即人的品性和修养,而不注重人有什么,即知识和权力;中国哲学向内追求,以达到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而西方哲学则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

如果冯友蓝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就说明我国传统的哲学,需要一定的扬弃,因为每一个现代国家,都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优势哲学。哲学本来就是关于“边界”的学问,是确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边界的。你总不能说不发展现代科技了。

中国哲学需要扬弃的发展,当然不能是用西方哲学来替代中国哲学,那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失去了自己的根本,还谈什么发展呢?

所以现代的中国哲学,既要继承古代一些优质的传统,又要在其基础上抛弃一些东西,改造一些东西。如何让新时代的新中国哲学,能够推动、激励现代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哲学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就是党中央想要的哲学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唯中国学派”努力的方向之一。哲学不能只是解释过去,更要指向未来,同样是需求所决定的。

李思华说这段的时候,冯友蓝和梁术明都瞪大了眼睛,原来是这样!这就是新的上层建筑指出的方向,这就是未来中国哲学主流努力的方向,这就是新时代需要的“官方学说”,就像是汉朝的时候,需要公羊儒家学说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得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不过很快他们又有点颓丧,都一大把年纪了,思想早已定型,研究过去可以,创造未来的学说,恐怕没有这个能力呀。冯友蓝心想,自己总结过去的《中国哲学简史》容易,可是想创作《新中国现代哲学》恐怕就是天堑了。

李思华还举了历史学说的例子。她说:

“历史研究,无非是基于客观证据和主观证据。客观证据就是考古和古迹研究,这方面中国有很大优势,我们是五千年不断档的古文明原住民嘛,古迹遗迹多如牛毛。西方的古迹和考古,恐怕一多半都是赝迹,他们只是造假多如牛马,根本不可信。”

“主观证据就是前人的记录和历史古迹,这方面中国的优势可以说更大,西方哪有几部可靠的史书可言?几千年历久弥新的埃及墙文吗?还是写一部著作、就要用尽整个欧洲产羔羊都不够的羊皮卷?”

“而且西方现代的史书也多以人物记载为主,搞得像民间文学的英雄传奇一样,实在粗陋。相比之下,我们古代史家就已经形成了编年、记传、典制、纪事本末这4大历史记录和研究体系,远远殊胜西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