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确保中国不会和德国结盟,未来在战争中反悔。
实际上斯大林的决定,就是满足中国人的基本要求,但是能磨一点是一点。
在中国方面,毛泽东和李思华,实际上整个政治局,对苏联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无意改变前世苏联最终战胜德国的历史。
有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就是苏联毕竟是社会主义大国,大家都绝对相信,由于信仰的本质不同,苏联与西方意识形态上是不可调和的,苏联因此未来不可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真正媾和,这就保证了中国不会独自面临资本主义国家们的压力。
对于了解原时空苏联历史的毛泽东和李思华,都认为前世苏联的解体,那叫媾和吗?那是投降,结果最后俄罗斯的多数人还不是后悔得要死?被西方狠狠涮了一回。
反而要是德国彻底占领了苏联,变成超级大国,那中国的形势可就变得恶劣了,就算美国和德国不会联合起来,但是一个统一的欧亚大国,当然是要绝对要避免的。而苏联存在,就将始终处于东西两面夹击的潜在地缘劣势中,这当然要好很多。
更何况从信仰来说,苏联的存在绝对是极其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在全球能够推动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绝对胜过只剩下中国一家。
莫洛托夫接到斯大林的指令后,开始了与周恩来和李玉振之间艰苦的外交拉锯战,从一点都不放,到愿意交回外蒙古,他首先是要磨到最后一刻,为苏联拖时间,他还指望或许苏德战局的有利变化,会有助于他为苏联谈判更多的利益呢。
“蒙古国”部长会议主席、元帅霍尔洛乔巴山,与苏联驻蒙大使相顾无言。大使告诉了他眼下的残酷形势,中国即将进攻“蒙古国”,而苏联此时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虽然面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苏联不愿意降低远东的防御强度,可是形势比人强,大量部队在西线被消灭,就不得不从东线抽调精兵强将,虽然表面上兵力还没有缩减,但几乎都是用临时补入的新兵替换相对精锐的兵力。远东军区和后贝加尔军区军队真实的战斗力,正在不断降低。
而且即使是新部队,也是宝贵的,西线还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怎么能在东方损耗掉呢?苏联的精华核心,毕竟是其欧洲部分,这本账,每个苏联人,都能算得清楚。
所以在蒙古国,苏联现在只能是用两个师“帮忙”,这两个师,其实还是苏联总参谋部,为了再次确认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才忍痛拿出来的。斯大林希望清楚地知道,应该对中国军的实力,进行清晰判断的能力。实际外交的让步,必然也是由中国军的实力所决定的。
乔巴山心里在咒骂,他能怎么办呢?此时的“蒙古国”,一共只有60多万人口,就算把图瓦(唐努乌梁海)算上,那里也只有几万人。即使是全民皆兵,十人抽一兵,也最多武装6~8万人的军队,加上苏联2个师3万人,合计也就十万出头的部队,而且苏联是正规军,蒙古军现在是什么货色?苏联这个时候,哪有新式武器给他乔巴山?都是后贝加尔和远东军区自己都不用的烂货!让他拿什么去和中国打?骑兵打坦克吗?
他一向崇拜斯大林,在政治上也模仿斯大林的一切,他刚刚完成了蒙古版本的大清洗,将“蒙古国”的僧侣、王公贵族,以及“党内叛徒”们一扫而空,干掉了3万多人,相当于蒙古国人口的5%。虽然国家和队伍纯洁了,可短期的元气大伤,也是明摆着的。
但是他能怎么办呢?他说是蒙古人,其实已经是半个俄国人,从1920年起就接受苏联的领导,奋斗了20多年,才有自己的今天。他的命运,早已经与苏联的命运,密不可分。
中国认为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乔巴山在中国人那里,就是十足的汉奸和叛国者,一定不会有好下场。这几年他又不是没有研究新中国,早就对于这种可能的变化有所警惕,但事到临头,自己发现,其实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乔巴山自认为不是傻子,苏联现在要蒙古国抵抗,只是为了留下个未来与中国外交的“话柄”,意思是蒙古人民坚决反对中国的侵略,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就算是参战的2个苏联师,也会解释为在蒙古人民感召下,苏军义愤填膺,支持蒙古人民的正义事业,加入了“蒙古人民军”。这一套他很熟悉,但没想到今天会用到自己的身上,去他娘的!
乔巴山叹息一声,有什么好多想的呢?自己根本没有选择,就连流亡,也要先看在这场战争中,有没有逃出去的机会。苏联驻蒙大使刚才直接表示,中国进攻蒙古的军队,很可能是他们的三野,足足有60万以上的兵力,几乎与蒙古国全部的人口相等了,这样实力悬殊的战争,哪有什么机会呢?
接下来的几天,“蒙古国”高层们的家眷,都被俄国人接走了,乔巴山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能按照苏联的意思坚决抵抗,他们的家眷就会从人质,变成西伯利亚集中营中的劳力,甚至是被直接枪毙。
乔巴山开始了在“蒙古国”的“反侵略”全面动员,他根本不管一切,几乎是一切拿得动枪的蒙古男人,都被他招进了军队,其实这样的组织,乱哄哄的,就是个形式上的“军队”,但苏联人要的,就是形式。这使得乔巴山的“蒙古军”,达到了10万之众,从13岁到50多岁的“蒙古国”男人,基本都在这里了。
而莫洛托夫的坚强谈判,一直到8月30日才松了一小口,苏联愿意放弃对“蒙古国”的保护,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问题,双方自行解决,与苏联无关,但其它苏联的领土不可能放弃。周恩来和李玉振也只能为此摇头,看起来还是要让军事实力来说话。
9月1日凌晨4时,徐向前领导的三野,开始全面发动,军队越过了此时的“边境”,进入了所谓“蒙古国”的地域!
虽然此战已经很轻松,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最近的三年,中国在外蒙建立了一整套的情报机构,借着乔巴山大清洗的掩护,有着足够多的蒙古人,仇恨乔巴山政府,血仇让他们不惜投靠原来他们认同的敌人“中国”。
从情报机构那里,他已经大致掌握了外蒙现在的军事部署。最重要的,无疑是那两个苏联师,他们会以加入了“蒙古人民军”的名义,来与我军作战。而这两个师,原来是精锐的后贝加尔第17集团军麾下的坦克61师、摩步36师,是苏联的精锐部队。
此战必胜是无疑的,但是要打得漂亮,让苏联人知道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未来的和平,要靠军队的实力来守护。按照情报机构的判断,这两个苏联师,就是用来牺牲的,这是苏联对中国的一种潜台词,不要以为苏联是好欺负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像当初的日军高层一样,苏联高层中看低解放军的高级军官,人数也是不少的。
徐向前不是很喜欢这种牺牲自己军队和战士的冷酷无情的“测试”,但既然苏联人非要测试,就让他们好好领教!他决定用三野精锐的坦克军,来满足苏联人的愿望!
经过几百年商人的开拓,传统的张库大道(张家口到库伦,即乌兰巴托)畅通无阻,自然是进军外蒙路线的不二之选,实际上,此时外蒙只有60多万人,这个时代外蒙的大部分地区,除了每年季节性的牧民,根本没有人,最多的人口,就集中在库伦(乌兰巴托)。原时空“蒙古国”330万人口的时候,乌兰巴托的常住人口就达到140多万,这还是登记人口,其实全国人口的一半,都在这个“首都”。
三野的先锋,就是于天云12集团军改制而成的第3坦克集团军,全军有3个坦克师1200多辆坦克,1个强击机师,1个自行火炮师,1个火箭炮师,3个摩步师。
从张家口到库伦的道路,沿途基本是草原、戈壁,从军事意义上看,就是无险可守。因此于天云的进攻速度极快,而在中途一个叫额尔根的地域,等待他们的,正是苏军的坦克61师、摩步36师。
实际上,苏军高层就没想过胜利,而是要观察,这两个师与中国军的具体交战情况,从而精确地评估中国军的战力,来做出外交上的最后决定。
所以这是一场纯粹的对攻战,而苏联的观察员们发现,其实难以准确评估解放军装甲部队的战力,因为此役,苏联没有能够形成立体作战,而解放军形成了,苏军的2个师,早就被解放军的侦察机看得清清楚楚,苏联却没有能达成良好的侦察,解放军有着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所有苏联的侦察机,根本无法躲过连续巡航的中国空军。
所以苏军的2个师,在解放军接近的时候,立即遭到了狂暴的空地立体打击。俯冲轰炸机轰炸,强击机轰炸和扫射,然后就是无数坦克和反坦克火力的装甲冲锋,将苏军坦克61师的200多辆坦克在轰炸后剩余的部分,很短时间就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