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个时代的美国,还没有骄狂到后世那种,老子什么都是天下第一的态度,二战的这一批领导人是很高素质的,所以谈判才能如此顺利,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界限,来考虑问题的。
今天的谈判到此为止。散会后,马歇尔与威尔斯讨论了中国对荷属东印度的深层考虑,威尔斯也是非常激赏。两人都很清楚地意识到,恐怕战后的南太平洋格局,已经在今天的谈判中确定了下来,这至少将影响后世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格局。
第二天谈判继续,主要就是谈论细节了,尤其是美军如何支持解放军的问题。谈到利益,自然就不可能像昨天那样的“祥和”,变成了唇枪舌剑。李思华、马歇尔和威尔斯都回避了今天的谈判,让手下先去讨论出框架来,他们是来拍板的,而不是自己掌控一切细节。
首先是中国要求美国按照租借法案提供的战略物资,中国自己有武器弹药的足够生产能力,所以主要要求以物资支付,总额要求80亿美元三年内以物资支付,不过谈判团认为可以在50亿美元左右达成妥协。这在马歇尔和威尔斯的预料之中,美国对欧洲的支持尤其是英国和苏联,可能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要求的,只是超过十分之一,不算过分。
而且租借物资是要归还的,只是借钱而不是送钱。中国人坦率地表示,还现金或者是战略资源,都是不可能的,中国自己都不够用。建议用民生产品按照市场价格的90%水平进行偿还,例如用纺织品或者是其它农产品之类。时间周期要求30年。这实际上就是美国给了中国一笔大规模的低息贷款。按照李思华的如意算盘,就是用美国人的资本,来起到发展中国的产业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战争消耗。
但是有些中国人的要求,就比较棘手了,例如他们要求B-29轰炸机支持200架,而且提供生产技术,主要就是B-29使用的赖特R-3350系列十八缸气冷星型发动机,还有辅助的通用电气B-11涡轮增压器及其电子系统。
显然,中国试图掌握B-29级别的战略轰炸能力,这种四发螺旋桨战略轰炸机航程超过1万公里,单台发动机的马力就是2200匹,升限超过1万米,载弹9吨,是美国当下不折不扣的战略级武器。
对于这个要求,美国代表团本想拒绝,但中国人非常坚持,甚至说未来难道美国,想让中国把使用中国基地的美军战略轰炸机都扣下来吗?
对于这个要求,马歇尔和威尔斯仔细商量后,倾向于同意,他们认为,虽然这样让解放军短期具备与美国同等的战略轰炸能力,但是新中国的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美国十年后就可以有更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而中国届时只能靠自己,怎么可能追得上美国?现在的B-29到时就会落后,中美两国的科技基础完全不一样,不用太过顾忌。他们可不相信,中国的人才短短的时间内,就会比得上美国——例如赖特R-3350发动机,中国研制得出来吗?
至于以“联合研制”名义获得美国研制中的P-80喷气式战斗机技术的要求,反而更容易被接受,中国已经获得了德国的喷气机技术,他们也相信喷气式必然替代活塞式,所以要求美国的技术,不过是对比参考德国技术而已。同样的理由,美国的科技进展肯定比中国快,他们有这个信心。
还有比较棘手的,就是可供海军大舰使用的Babcock&Wilcox重油水管锅炉,以及通用电气的电力式齿轮传动型蒸气轮机的相关科技。这两种机器组成的动力系统,是目前美国海军包括最新型的战列舰例如密苏里号使用的动力系统。中国人显然是想储备未来海军大舰的动力系统能力。不过同样最终还是被同意了,因为这种系统不到10年的时间,肯定也会落后了。
所以中国提出的20多项军工科技,最终大多数被同意了。其它还包括一些电气科技,属于军民两用的,也就更为易于被同意,总共最后包括53项科技项目被批准。
马歇尔和威尔斯都很感慨,中国与此时的英国和苏联完全不一样,英国和苏联现在都是要现成的武器、弹药和装备,因为他们被德国人逼到根上了,中国就要从容许多,都是着眼于长远。
两国的合作自然还包括一些其它内容。最重要的是两项。
一项是英国。美国拍胸脯保证让英国人(包括荷兰)与中国建交并签约承认中国“收复”的各项领土,包括马来亚甚至是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这些地方。此前英国人被迫在藏南(东北七邦)上签约,承认了印度与中国的边境,那是担心中国进攻印度。而马来亚这些地方,英国人就坚持不签约,至于建交,当然就更谈不上了。
美国现在则乐观其成,显然中国已经稳固了对这些地方的占领。已经深刻地了解了新中国的实力,美国自然不认为英国人还有能力收复这些地方。更重要的是,削弱英国的目标,并没有因为二战而改变,美国人怎么能眼看着战后英国恢复实力呢?现在当然是落井下石。既然英国要依靠美国来打败德国,当然就必须付出代价。
新中国不在乎英国会如何动作,但如果美国能帮助达成这种结果,当然也不是坏事。
第二项则是贸易,以新中国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来弥补美国的缺口。
很多人都以为二战并没有能影响美国国民的生活,这是无知的扯淡,在李思华原时空,美国人在二战一样实行了管制经济,国民要靠着管制的“红点和蓝点本”领取和购买物资,二战美国花了近千亿美元,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例如美国普通民众一周能够获得的食物,并不比英国这样的前线国家好多少,每周的食物包括:培根或火腿100克、黄油50克、奶酪50克、人造黄油100克、牛奶1800毫升、糖225克、腌菜110克、茶叶50克、鸡蛋1个。注意!一周只有一个鸡蛋!
橡胶成为第一种管制物资,后来就连自行车、打字机、所有的罐头,都成为了管制物资,如果中国能够提供,其实美国的需求极大。
美国相对欧洲前线国家比较好的,其实是面粉和土豆这样的主食不缺。而当时的糖类和咖啡,都被管制了,让家庭主妇们烦恼不已。喜欢喝酒的家伙们就更痛苦了,除了自己酿私酒,根本没有第二个来源。
当时私人住宅的花园和公共草坪,大多都被开荒成了菜园子,一些公共场所也不例外——比如说芝加哥市的阿林顿赛马场、波特兰市的动物园都被征用,成为了美国民众的菜园子。后世那些看着美国私人住宅草坪羡慕不已,而贬低中国人喜欢开菜园子种菜的,只不过是些不知道历史的傻子而已。
所以现在就成为新中国开拓美国市场的良机,大量的轻工产品会被出口到美国,甚至包括食品,新中国此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开始溢出,至少大量的罐头,是可以供应的。未来归还美国的租借法案物资,也要主要依靠这些产品。
为了二战,美国自己也是竭尽全力,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的配给制度,就是努力的一部分。以为美国轻轻松松地就打赢了二战,那只是自己的无知而已。在这样的大战中,没有国家是轻松的。
所以美国代表团负责贸易方面的代表,惊喜地发现了中国居然能提供那么多美国短缺的物资和产品,威尔斯也是一样的惊喜,中国毕竟是个大国,能够提供的东西很多,也是美国当前非常必要的。
中美的谈判,大约持续了十天左右,一个共同对付日本的“太平洋联盟”,因此而短期形成。日本终于将迎来其历史上最悲催的时代!
第234章且听龙吟和二战转折
1943年5月16日,罗布泊沙漠核武器试验场。
半地下掩体中,众人开始沉默,李思华静静地等待龙飞之形、龙吟之声。
在昨天,王全昌、钱山强还有郭永槐等同志,向她和其它到场的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总汇报,整个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太不容易了。
1935年到1936经过2年的理论预研之后,在1937年抗日的炮火声中,正式成立了核武器研究院,很快建立了3大部门──理论部、试验部和总体部,王全昌和郭永槐等,排列出原子弹的各项技术关卡,分工到各个研究小组,最终分解任务到每一个人,全面开始攻关,
随着研发的进展,在西南很快建立了小型爆炸物理试验场,迅速开展了试验工作;在西北青海草原,建立了大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和特种炸药浇注车间,以及其它相应配套的自动控制、机械加工等场地。有了某项理论,就迅速组织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推动研制工作的整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