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73章(第3页)

第173章(第3页)

但如果苏联出手,苏联在伊朗的实力,要比中国强得多,自然方法也多。事情就可以由苏联主导,中国可以配合。不过中国警告,苏联不要想着把人民党推上台,因为苏联在1947年南阿塞拜疆的失败,人民党并不受欢迎,将他们推上去,反而可能导致全伊朗对苏联和伊朗人民党的激烈反抗。最好的对策,还是让人民党支持摩萨台镇压叛乱,改善人民党与摩萨台政府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还说,不管苏联参不参与,中国方面的行动队,都会用苏联克格勃的名义,他娘的欺人太甚!又想把后果一股脑地都推到苏联的身上,让中国在边上当好人!

不过来电的最后一句话,贝利亚是非常赞同的,中国人指出,让摩萨台领导下的这个反英但也不亲美的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政府在台上,总好过被迫让亲美派上台,那样的话,中苏两国都被动了。

他决定要行动起来,让克格勃立即制定计划,必须挫败美国的企图!

贝利亚并不知道,实际上,中国也通知了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以及军事上的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及其助手元帅朱可夫。五大高层都通知到了,可惜此时,只有贝利亚重视此事。其余几位,都是觉得贝利亚的刀子已经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了,正在全力密谋和串联,干掉贝利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谁能顾得上伊朗呢?

第274章中美苏德黑兰乱战

西元1953年6月26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针对贝利亚的一场政变执行了。

赫鲁晓夫得到了贝利亚以外所有人的支持,提前用可靠的军官队伍,替换了守卫,但会议进行到中途的时候,当场逮捕了贝利亚,触不及防的贝利亚,虽然有着庞大的内务部队的支持,但现场没有他的人,来不及翻盘了。

最后的结果,是12月23日,真理报宣布,贝利亚及其同伙6人,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实际上,李思华知道前世的一个传言,即贝利亚是在6月26日当天下午的会议上,直接被枪杀的,她更相信这个传言,赫鲁晓夫等人不会留下贝利亚几个月,他并不缺乏死党,让他多活一段时间,万一翻盘了会怎样?当然是立即消灭任何可能的后患。

苏联的历史还是按照前世的轨迹前进。在7月份,中国两次催促苏联对伊朗的行动,都没有得到答复,一帮人正忙着政治分肥和处置贝利亚的余党呢,还是没人顾得上伊朗。

所以,中国只能是自己出手了。

7月27日,中国驻伊朗大使秦朗走进了摩萨台的官邸,就在首相官邸的外面,都还有着示威者。他看到现场,不由摇了摇头,知道这是CIA的前奏计划,先用钱收买发动德黑兰的各种示威活动,将之舆论宣传伊朗全国,制造出摩萨台政府风雨飘摇的形象,动摇他的支持者,同时给政变团伙以信心。

会客大厅内,摩萨台本人正在等待秦朗,他们热情地握手和拥抱,摩萨台对于中国是非常感激的,中国其实已经是他政权的最有利支撑,1951年中国用美元购买了500万吨原油,而用日用品支付了其它500万吨原油。从1952年开始,每个月的“石油换产品”贸易,实际上是一种“货币互换”的变种,伊朗对中国出口石油,20%是直接的美元现金,而80%则是中国物廉价美的无数种工业品和食品,由伊朗自行选择,这样的一种交换,满足了伊朗的民生需求,也让中国进口伊朗原油的实际成本大大下降——卖给伊朗的工业品和食品当然有利润。

对于中国而言,比较遗憾的就是还有20%,必须用美元支付,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美元是硬通货,伊朗也需要。

在秦朗事先电话里要求的就是秘密会谈,在大厅内寒暄后,两人进入了一个私密会议室,秦朗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些文件和照片,开始诉说CIA的阴谋,和伊朗国内的政变预谋团体,甚至是他们的大致步骤。最关键的,当然是时间,预计是8月15日的晚上发动。

秦朗并不知道如此高度机密的情报何来,难道中国打入了CIA的高层?但他当然明白这样明晰的情报得来不易,他严肃地向摩萨台表示,一定要重视,这其中是中国情报机构的无数心血,如果摩萨台和他的盟友们失败,可不是下台那么简单,而是掉脑袋,是无数人的鲜血。

摩萨台越听越吃惊,心头的怒火一点点开始燃烧,这些叛国者,为了自己的权位和利益,不惜背叛祖国!该杀!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可笑自己还对美国有着幻想,他在5月底还专门向艾森豪威尔发了一封密信,请求美国对伊朗的经济支援,没想到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在策划推翻他的政府了,难怪艾森豪威尔拖了一个多月,在7月初才回信,而且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

秦朗最后给了他一个中国的大致计划,需要摩萨台安排最可靠的人,对接中国的战斗小组。

秦朗走后,摩萨台面色阴沉,他知道,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开始了。

接下去的几天,摩萨台频频地单独约见了他的盟友们,尤其是军队中的最重要的几位人物。

7月份是CIA和政变组织“宣传战”的高峰,摩萨台也无力阻止这样对他的政府不利的宣传,双方的舆论对攻,席卷了整个伊朗,社会似乎被撕裂成两个部分。很多伊朗的政界人物极其活跃,他们呼吁摩萨台下台,认为他导致国家衰弱,抗拒民主自由,变得依靠中华帝国主义,期间对于中国的舆论攻击也很多。中国甚至因此向美国提出了抗议,指出中国发现有美国人参与。结果杜勒斯的回答是:“这是伊朗人自发的行动,与美国无关,美国无意干涉伊朗的内部政治。”中国大使扬长而去,最后说了句:“好自为之。”

杜勒斯还因此下令德黑兰的CIA,调查中国人的活动,不过回答是一切正常,他们没有发现中国人的特殊动作。

8月15日傍晚,阿斯兰和助手被一位沉默寡言的服务员带领,登上了兰佛多西酒店的楼顶,他观察了一下,视野很好,对服务员点点头,服务员随即消失在了楼顶的入口,除了呼呼的风声和楼底偶尔传来的汽车声音,很安静,这是他喜欢的环境。

阿斯兰和助手都是维吾尔人,这一次来到德黑兰的CFIA(中国对外情报和行动局)行动小组的成员,一大半都是从新疆选拔出来的,至少他们是类似中东人的面孔,不说话的时候,不容易被本地人看到后觉得太奇怪,德黑兰也是一个有着很多中东种族混居的大城市。

他选择好射位,拿出狙击枪组装好,用瞄准镜仔细地观察几遍,视野很好很清晰,他满意地坐下,看了一下时间,与助手开始静静等待。

天色黑了下来,助手打开背着的背袋,取出相对于狙击枪有点沉重的微光夜视仪并连接好。两人打开了微光夜视仪,选了几个街上的行人观察,仍然很清晰,他内心不由感叹一句,这真是神器,就是还太重了点。

微光夜视仪是中国“不对称科研计划”的科研成果之一,相对于原时空西方在六十年代初才实现的第一代微光夜视仪,中国在1952年就已实现。通过光纤面板的单级管首尾相接藕合,像增强器可以增益数百倍,可以把典型夜天光照度下的景物亮度,放大到接近人眼正常观察所需要的亮度。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逐渐进入了深夜。突然,街上传来了一阵喧嚣声和车辆声,两人站起身来,开始观察街头。

人群来自西面的方向,两人的耳机也接到了指令,确实这些人就是来自德黑兰西部宫廷卫队基地,是试图去首相官邸逮捕摩萨台的。两人对视了一眼,开始用微光夜视仪搜寻事先确定的政变重要人物——纳西里。

队伍的行进速度并不快,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车,是跟随步行,所以车辆都开得很慢,两三分钟的时间,通过搜索几辆比较明显的指挥车,助手找到了纳西里,然后又让阿斯兰自己来观察了一下,他们都熟记纳西里的照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