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74章(第1页)

第174章(第1页)

助手问了阿斯兰一句:“确认吗?”阿斯兰回答:“确认!”

阿斯兰开始瞄准,他等待着队伍经过酒店附近的机会,距离会不到1公里。风速略微有点大,阿斯兰小心地微调着狙击枪的位置。

目标接近!确定!扳机扣下,一发7。62MM的子弹,以880米秒的初速迅速飞向目标,命中目标!

夜视仪里的观察,子弹应该是打中了纳西里胸部,阿斯兰知道,以狙击枪子弹的威力,只要命中,纳西里就不可能活着,子弹会在人体上制造出15cm左右的空腔,相当于一个碗口,没有人能活着。

他没有理会楼下慌乱成一团的叛军,对助手说道:“铁木尔,我们走吧。”助手回了回一个字:“是!”

两人迅速收拾好装备撤离,电梯下到二楼,领他们上楼的服务员已经等待着他们,他带着两人穿过一段复杂的廊道,消失在了夜幕里。

就在这个晚上,至少有16名政变的重要成员,被狙杀在德黑兰的各个地方,而摩萨台的军队也出动,逮捕了大量在夜晚中被鼓噪起来,试图参与政变的军人和团体。

8月16日的早晨,一辆车行驶在德黑兰的东郊,他们去向的地方,是一名CIA官员在德黑兰的秘密住宅,接近别墅的时候,轿车放慢了速度,然而就在这时,一枚苏制RPG-2从不远处飞来,命中了轿车,轿车当即爆炸,翻滚了几下,没有人逃出,扎赫迪和科尔米特消逝在了车中。

就在当天的上午,在两辆车接近美国使馆的时候,RPG袭击的故事同样发生,扎赫迪的儿子,以及法泽尼干等政变重要骨干,丧生于袭击。

从8月15日的晚上到8月16日整天,这样的袭击就没有停过,CIA的剩余人员们都惊呆了,到了16日的下午,没有人员敢于外出,他们呆在情报站里,全副武装,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

他们等来的,只是一封信,打开一看,上面用俄文写着“以革命的名义枪决!”这是苏联克格勃前身契卡的著名口号,情报站站长琼斯怒火冲天:“去你妈的克格勃混蛋!”

到了8月16日的夜晚,整个德黑兰才平静了下来,城市包括郊区所有的枪声和爆炸声,再没有响起。

8月17日下午,克格勃德黑兰情报站站长奥维奇,阅读着手下的报告,抬起头来对手下刚诺维奇感叹到:“中国人真狠啊,整整37人,大部分参与政变的人都死了。”

他内心很羡慕,本来这活应该是他干的,肯定能立个大功,当初内务部的命令,是准备行动挫败政变,他们已经做了认真的准备,对总部提供的政变组织名单上的人,都详细地进行了解,准备突然袭击这些家伙,还从克格勃调来了三个行动小组。

可没想到,在6月底德黑兰站的行动却被总部终止了,3个行动小组都撤了回去。后来才知道,贝利亚倒霉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奥维奇最近也在担心自己的命运,不过还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情报搜集,以备万一的行动。可是总部迟迟没有重新行动的指令,他只好一直等待,在8月12日,他们觉得政变发动的迹象已经很明显,还特意向总部拍发了紧急电报,但也没有等来总部的命令。

所以中国人自己下手了,而且干得那么狠,几乎是一下子杀掉了所有重要的政变骨干,帮了摩萨台政府一个大忙。

其实CFIA知道,如果让摩萨台自己下手,那这个“民主政府”只能是试图逮捕这些人,不敢击毙的,这样的话,并不能消除危险,他们的影响力还在,所以索性釜底抽薪。

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碑附近,中情局大楼。

杜勒斯接到汇报,当场就摔了杯子,从他办公室传出的“Fuck”声不绝于耳,他快被气疯了。“阿贾克斯”行动失败得不能再失败了,对于德黑兰情报站站长凯文猜测的是克格勃干的,他并不怀疑,但他怀疑中国人也插手了。让他震惊的是,对方的情报太过准确了。

其实对于强力的情报机构而言,知道了主要的几个对象,然后几个月跟踪下来,知道他们这个团伙的网络、辨认出哪些是重要人物并不困难。何况参与阿贾克斯行动的这帮人,在德黑兰还是比较招摇的,行动并不算十分隐秘。

原时空摩萨台政府,实际上在8月份也知道了他们可能在8月14或15日发动政变,还挫败了政变的第一次行动,只不过因为准备不足,以为已经万事大吉了,结果在政变的第二次行动中失败了,被迫倒台,但也说明在原时空政变团伙的保密性不强。

8月16日,伊朗国王巴列维被迫匆忙出逃,他的飞机经过巴格达转飞罗马,最后抵达伦敦,侧面证明了除了美国人,英国人也参与了此次的政变。几番斟酌,中国放弃了狙击巴列维的想法,这走得太远了,反而可能导致伊朗的内乱。

美国政府迅速质问了苏联和中国,苏联的回答自然是矢口否认,但问题是美国人不相信呀。而中国的回答是讽刺性的,说尼玛你们CIA在德黑兰行动,就差没有把CIA三个字母,纹在自己的西装上了,每个德黑兰人没有不知道的。无论什么政治势力,都会注意到你们美国人,试图在干什么。你们是当克格勃都是死人,也当其它政治势力都是死人,至于中国,你们在印度次大陆怎么干的,我们就怎么报答,何况你们和英国在伊朗,拼命地在舆论上抹黑我们呢,当中国人也是死人吗?

杜勒斯又羞又气,干脆地撤了德黑兰情报站站长的职务,派遣了新的站长巴里,他还带了一只行动队去,杜勒斯已经认定,是克格勃和CFIA联手干的,这两个王八蛋国家,把美国和英国坑得好苦,美国必须报复!

从8月底开始,德黑兰开始了一场四国暗战,天天都有袭击。克格勃是最冤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美英怎么可能相信克格勃,居然在政变中完全旁观呢?肯定是和中国人一起都出手了。于是在突袭之下,奥维奇重伤,好几名克格勃情报站的人,被干掉了。

这下就捅了毛熊的熊窝了,赫鲁晓夫等这下子坐不住了,苏联的行动队也飞往德黑兰,对CIA和英国人展开报复,德黑兰成为大国暗战的战场。

从8月底到9月大约一个月中,每方都有几十人伤亡,德黑兰每天都听得到枪声和爆炸声,各国的大使馆都紧闭不敢出门,防卫森严,都怕哪一方会杀红了眼,干脆把大使馆都一股脑端掉了。

最后还是艾森豪威尔下令杜勒斯停止了行动,摩萨台政府明显现在反英美,而这样的行动为他们提供了无数的舆论武器,伊朗的报刊天天都在说CIA搞乱伊朗,而因为失去了政变反对摩萨台的主要领导人物,反对势力,一下子变得一盘散沙,中国和苏联的情报,要比英国人殖民留下的情报网络更灵通,再下去,美英可能还要吃大亏。

通过特殊渠道,他也知会了中国和苏联,建议在伊朗休战,得到了两国的同意。没有谁愿意把宝贵的行动队员的人力资源,消耗在这样的纯粹互相报复的暗战中嘛。

阿斯兰和铁木尔,带着荣耀归国,按照规矩,阿斯兰很可能获得二等功,而铁木尔,也能获得三等功。不过阿斯兰看到铁木尔,就有着内疚,因为铁木尔的一条胳膊废了,在子弹袭来时,铁木尔推开了他,自己的一条胳膊却被狙击子弹炸飞了,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单单失血就会要了铁木尔的命,都是因为自己学艺不精呀,阿斯兰很内疚。

1953年11月,伊朗摩萨台政府通过国会决议,废止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与原时空完全不同的历史,伊朗的未来,变得面目全非了。

从李思华的角度来看,她认为教士集团仍然将在未来崛起,摩萨台这样的世俗化政权,终究难以符合伊朗这样宗教情绪极为浓重的国家,摩萨台此前与卡萨尼之间的反目为仇就是明证。这样的国家,中国也不会去推广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没有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