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许久,又措辞一番,便同刘恭说起那段往事。
“儒学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中,《易》自孔丘伊始,一脉单传,不曾为荀子习得。”
“余下五经,则为荀子各传於门下弟子一一毛亨、浮丘伯受《诗》。”
“前者自成一派,称:《毛诗》;后者,则乃当今楚王的老师,《楚诗》一派的鼻祖。”
“韩公子非、李斯二人受《尚书》,自翊习得帝王之术。”
“公子非归韩,变法图强而不成,遂於秦咸阳狱,留下了法家典籍《韩非子》。”
“李斯则不必多言一一仕秦为相,功得耀於史,罪亦遗於世。”
“叔孙通受《礼》,得高皇帝任为奉常,主持制定了我汉家的礼法、制度。”
“公孙尼子受《乐》,却消失在了秦末战火之中,以至《乐经》失传。”
“而《春秋》,便为荀子授予北平侯张苍,以及太中大夫陆贾———“
隨著一个个如雷贯耳的歷史人名,经王陵之口道出,刘恭一时间,也是惊的膛目结舌。
韩非!
李斯!
都不用说旁人一一就这二人,便足以说明『荀子门徒”四字,在这个时代的含金量!
且此二人外的余者,也皆非等閒之辈。
叔孙通一一汉室礼法专家,当今天子盈曾经的太子傅!
为人虽迁腐了些,却也比鲁地的儒家顽固派,好了不知多少。
开国初,甚至拿出了一版让高皇帝一一让最討厌礼法制度、最厌恶儒家学说的高皇帝刘邦,都满意无比的《汉礼》!
和张苍同受《春秋》的太中大夫陆贾,则是如今汉室绝无仅有,且不可或缺的南越问题专家。
自有汉以来,每当南越王赵佗越称帝,汉家又无力武力镇压时,便总是陆贾前去规劝,使赵佗去帝號、臣汉室。
你还別说,还真就只有陆贾,才能治得住赵佗!
陆贾三五年不去岭南,赵佗就要蠢蠢欲动,不坐黄屋左蠢就浑身不舒坦。
一旦陆贾去劝,赵佗又每每意满离,该去帝號去帝號,该称臣称臣。
而北平侯张苍,便是以上这些歷史名人的同门师兄弟,自身所具备的才华,
也完全没有辜负师兄弟们,以及老师:荀子的名气。
“张苍受《春秋》於荀子,是在秦王政早年。”
“待秦灭六国而一统,焚书令下,稷下学宫无以为继,张苍便仕了秦。”
“虽只是个御史,负责看官秦宫收录的文书、档案,却也是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如是十数年,被收录於秦宫中的图书典籍、列国记史、乐律历法,竟是被张苍看了个遍,並都牢牢记在了脑海中。”
“秦王政颁焚书令,天下书籍本就百不存一,只在秦王宫中留有备份。”
“后秦二世而亡,项籍火烧咸阳宫,许多书籍的唯一备份,便也都葬身於火海。”
“若不是张苍凭记忆,將曾在秦石渠阁看过的书籍、图画、礼法、音律默写出,只怕今我汉家,连一本完整的先贤典籍,都很难找得到了。”
说起这段往事时,饶是作为长辈、恩主,王陵的面容之上,也依旧涌现出阵阵敬佩之意。
后世闻名遐邇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其中的『为往圣继绝学』一句,张苍凭藉过人的记忆,且仅凭一己之力,便实打实做到了。
所以当今天下,勿分诸子百家,儒、法、黄、墨一一但凡是有典籍、有书面传承的学派,都认北平侯张苍一个再造之恩。
因为是张苍,让天下所有的思想、学派得以留存,使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得以传沿。
也难怪说起此事时,王陵一脸的崇敬。
只是说到刘恭问起的另一件往事,王陵脸上的崇拜、敬佩,便文化作一阵蹄笑皆非的古怪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