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仙母种情录 > 番外 伏凤金銮二(第2页)

番外 伏凤金銮二(第2页)

“况且本朝以仁孝治天下,朕为天下表率,若是无动于衷,岂不自毁根基,有何面目执此神器?”

“陛下所言甚是有理。”这等源出圣人典籍的言论自然无可辩驳,邹兆伦只得颔首,却并未口结,“然则太子殿下武功亦是惊世骇俗,想来难逢敌手,虽我等一时难寻踪影,但定是安然无恙,陛下无需太过忧心。”

“邹先生,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如今太子不辞而别,未知是在天涯还是海角,朕岂能放心?”娘亲螓首轻摇,冕旒下的美目稍蹙,“况且太子自幼便不在朕身边,朕自问不愧万民,却独愧他一人,而今天下初定,本以为可享天伦,谁知……”

这一番情真意切,中书令终是再难开口,其身后御史大夫汪璩成随即向前一步,直言陈奏道:“陛下舐犊情深,可表天地,然今大齐肇建,百废待兴,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主,还望陛下以社稷为念,化小爱为大爱,重整旗鼓,励精图治。”

此言一出,群臣中便有些哗然,只因无君无主之论有些言过其实,甚至已犯天颜了。

“众卿不必惶恐,汪大夫并非成心之言,本朝亦不以文字而典人刑狱。”然而娘亲并未深究,玉手一挥便教百官缄口不言,心平气和,“汪大夫,朕知你向来以天下为先,先朝时尔子丧于阵前,仍是恪尽职守,这话由你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汪御史躬身摇头,自谦道:“老臣无寸功于天下,唯有虚名在外,实在汗颜。”

娘亲安抚道:“儒圣有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汪大夫不愧此言,然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又岂可独尊忠而黜忘恕呢?”

“这……老夫失言,当重研圣人典籍。”

汪璩成登时哑然,摇头退至百官之中。

眼见如此,一名身着玄色朝服的武将踏前一步,拱手道:“侄……陛下,我等粗莽之人,不知什么道理,但也知道这事啊,无论是一家还是一国,必须要有人拿主意,现在我们只服陛下的话,陛下要是不开口,举国上下都要乱成一锅粥了。”

“世伯说的哪里话?这一月以来,建州军已将漠北狼族驱赶至极北无寸草之地,青州数处溃决之口也赶在春汛之前修堤筑坝,扬州海防亦将外寇击退于岛外。”娘亲微微一笑,目中似是一片欣慰,“诸公百官、文臣武将亦可自理内忧外患,足见天下已日趋承平,国有栋梁,朕亦可早归山林矣。”

“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惊惶,便欲下拜,然而一股柔和之力霎时弥漫凤章殿,满朝文武一个也未能跪下。

娘亲正襟危坐道:“众卿不必多礼,朕心意已决。”

百官之中,多有惊慌失措者,顿时一片哗然,纷纷奏请女帝三思而后行,娘亲却只是一言不发,面不改色却威严彻地。

“咳咳。”

自朝见女帝以来,一言未发的丞相左元殊,忽然轻咳一声,顿时殿内寂静得可闻针锥,众臣的目光聚集于这位出身世家却最早追随女帝的足智多谋之士,寄希望于他能有策论挽狂澜于既倒。

“陛下意欲退隐山林,自无不可……”

谁曾想,左元殊开口便是如此大不敬之言,后方群臣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却未敢造次。

娘亲似也不以为意,心平气静地颔首道:“丞相但说无妨。”

左元殊似是松了一口气,声音似乎也大了几分:“只是方才汪御史所言,‘国不可一日无君,社稷不可一日无主’,眼下太子失位,若陛下贸然身退,唯恐天下动乱,万民不安,乃至一些私谋不轨之徒死灰复燃,届时恐怕再起纷争、生灵涂炭哪。”

“无妨,有诸公作朝廷之栋梁,不日再择一位人君,朕禅位于他,想必不会动摇国本。”

女帝微微一笑,不假思索,似乎对这天下神器并不恋栈。

“陛下此言有失妥切,当今天下,九州之内,除陛下与太子之外,再无人可践祚,我等亦不愿另奉他人为主。”左元殊迎难而上,执玉圭而正色奏道,“因此,臣启奏陛下,帝嗣国本,不宜久悬,当纳皇夫,早延凤裔,以续社稷,以继邦国。”

此言一出,娘亲深深看了一眼立于众臣之前的中年之士,却并未多言,而是露出深思之色。

而他身后的群臣,一些投以奇怪错愕的目光,一些则陷入深思沉吟,更有少许人眼睛一瞪,随即倒吸一口凉气。

女帝自举义旗以来,一直孑然一身,坚守贞节,从未有过入幕之宾,即使草创之时,丰陵世家华氏愿倾全族之人物鼎力相助,唯求联姻,女帝亦不曾假以辞色。

更别提如今天下已定,女帝威加四海,又岂会续弦呢?

虽说女帝从不因此等言论而对群臣贬谪刑罪,但如今身加天子之尊,又岂能随意触犯逆鳞呢?

然而,女帝却是一反常态地沉默不语,众臣却又捉摸不定,千头万绪,不敢妄断妄论。

正当众人战战兢兢之际,左元殊却似穷追猛打一般:“陛下血脉一旦开枝散叶,我等便有了可效死献忠之主,届时陛下再退隐山林,亦可保大齐无忧,岂不是两全其美?”

娘亲沉吟一会儿,似乎亦觉合情合理,轻轻颔首道:“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此言一出,哪怕平日不屑权术的武将也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氛围,纷纷闭口不言,恨不能找府里的嬷子用针线将嘴巴耳朵一齐缝得密不透风。

无他,他们在女帝麾下征战多年,深知这续弦之事乃是陛下万万不可能答应的,而今却与丞相旁若无人地谈论,此中必有蹊跷。

想来今日之事,若非女帝暗中授意,那便是左元殊简在帝心,无论如何,都不是他们可以多言的,否则便是引火烧身。

武将们只是性子直爽,并非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果然,只听女帝继续言道:“却不知当今天下,可有出类拔萃、姿仪不俗者,遴选作朕的中宫之主呢?”

左元殊似也松了一口气,随即毫不迟疑地接口道:“臣知一人,此人容貌昳丽,文同诸子百家,武功不逊于陛下,更是忠孝仁厚,赤诚勇武。”

女帝高居龙椅,玉手支颐,似笑非笑:“哦,是何方英雄,竟得丞相如此评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