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推开木门,声音厚重又悲怆,像是耄耋之年牵心动肺的暗哑咳嗽声,觉察杨桉迟迟不动脚,“进来。”
没有灰尘漫天,谢洲委托了人定期打扫,洁净如初,苦楝剩个落叶后的躯干俯视着他们。
一切静穆无声。
两人简单收拾好,出门觅食,亦步亦趋地走着,没有设目的地。
“你初中也是在一中读的吗?”
“嗯,初中部。”
“小学呢?”
“你对面。”
杨桉顺着谢树仰下巴的方向抬头,道路上是高高低低的半圆椭状香樟,枝叶密密匝匝挨着凑着,路灯一打,泛动翠绿色的油光。
透过大门可以看见学校校训和雕塑,被深蓝色的圆柏簇拥着,远远地依稀可见列排的绚丽板报,青春的笔触色彩即使糊成一面墙,在暗调里依旧比清晰庄严的校训雕塑更吸引视线,问他:“熟悉吗?”
谢树摇摇头,指着旁边一家铺面,“只有这个没变,几乎原模原样。”
杨桉这才注意到旁边的店——正楷字形的【木瓜凉虾】,招牌是霓虹灯管,在一众LED的矩形灯牌里,它独有的弯曲字形,纯正港风味扑面而来。
“哦!这个店我高中时也爱来,我刚刚还在想它会在哪里出现。”
相差四岁看到的永安,又间隔了十年的发展,杨桉能记起的地方和谢树有印象的地方出入很大,偶尔也能凑上个同频,但是至少也得是15年以上的老店,属实该是宝中之宝。
“想喝吗?”
杨桉迫切点头。
道路开放,没有设红绿灯,看了看两边的车流,谢树顺着力道拉扯了一下杨桉,“走!”
说是走,却默契地不由自主地跑起来。
等待出餐的时候,杨桉坐在一旁的长椅上,继续问他:“幼儿园呢?”
谢树和店员嘱托完,看她坐下时把羽绒服拉开,里面是一件红色针织衫,在影影绰绰的灯光下纯净温暖。
对她的一连串追问暗自好笑,“在南城,我童年和中学时代都在南城和永安之间辗转,顾医生和我爸都忙于工作,大半是姥姥姥爷和爷爷带大的。”
杨桉仔细听着,视线游离在街道上,不敢回神,亦不敢接话。她总是想了解他,可是这些了解冷不丁就会触到红线,警示杨桉知难而退。
谢树看住杨桉的局促,单手温柔地轻抚着杨桉的侧脸,洞悉着她眼里的无辜,“你总是在考虑我是不是介意?可是怎么好像你更在意?我没那么脆弱,时间能抚平伤痛,抚不平的就一直带着吧,没有谁规定一定要消解才能获得新生,我现在有你,有好朋友,有爷爷和谢维铭,能在你们身上获得动力迎接每一天,不也是很好吗?”
爱是个永恒的课题,千奇百怪,姿态百味。
杨桉凑近他,双手穿过他的腋下,两手轻轻拍着他的背,“我以前总爱和刘女士犟嘴,从她哪里获得肯定、否定、鼓励、安慰,我每一天都在感受她的真实,直到她现在年纪大了,知心话或者插科打诨也比以前少了,我想我在逐渐脱离她,也慢慢明白人总是要分开的,没有谁离不开谁,非谁不可,所以能理解你慢慢抽离顾医生。”
谢树亲昵地吻了杨桉的耳朵,“我懂。”
大冬天喝夏天饮品,说实话有点蠢,但是杨桉惊喜地发现:“热的!”
“招牌上写了有,老店主换成了年轻人,可能是后辈接手,做了改进,要不要尝尝我的?”
杨桉抬起环视杯壁一圈,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备注,却没什么不同啊。
进入盛夏时,高温燥热,来一口这口香甜软糯的甜虾,冰冰凉凉,姜黄色的红糖水丝丝浸入木瓜水,质地透亮惹人,让人觉得清幽爽净杀渴。
谢树把杯口举到她唇边,杨桉自然而然地抿了一口,“你的才对味,可能是做了心里预设,我还是感觉杨叔店里的味道更纯正一点。”她一直喝得是杨叔店的,味蕾被养刁。
谢树没反驳,确实,味道变了,不经意笑了一笑,继续喝。
其实南城也有,只是觉得做法不一样,会加入一些葡萄干花生坚果碎,或者一些玫瑰碎末,衍生出风味各异的饮品。
或许是贪恋小时候的味道,他就觉得这样纯纯的木瓜凉虾更好喝,杨叔的鱼店也一直保持原装。
杨桉又喝了一口,才反应过来什么,偷偷瞄了瞄谢树,他是个有点讲究的人,但是刚刚的让她喝他的自然举动,可看他表情又无事发生,收回脑袋,怀疑自己会不会过于矫情了。
两人继续走着,路过一个深巷,过年的气氛依旧浓烈,高挂的红灯笼一直延伸到端头,杨桉一直秉持着无论在哪,街头杂巷里的食物才能代表地方特色,“里面有家肉店,要不要去看看?”
“听你的。”
杨桉兴致勃勃和他讲述,“我们高中毕业那年,在这里零零散散聚过几次餐,店家很大方,看是穷学生,每次都特别照顾,我们每次都如蝗虫过境,连汤都不剩,哈哈。”
谢树很爱听,扫过一排排的铺面名字,视线追寻杨桉描述的店面,街上的人不少,不知为何担心人流会把他们分散,改为搭上她的肩膀。
穿越熙熙攘攘人群,终于在一个人最多的店面停下,两棵嫩绿色鸭脚木盘成树环,门口停着一辆小三轮货车,招客的服务员高高瘦瘦地拿着菜单冲他们笑,杨桉视线停留在菜单和点菜冰柜上,完全没注意,却被谢树搂着腰快速带走,“可以扫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