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连连点头:“何止不错!简直是天降奇兵!”
有了鲁小鱼的加入,骑兵弩的设计工作立刻焕发了生机。赵负责提供思路和原理,鲁小鱼则负责理解、质疑、并用他那双巧手制作出简易模型进行验证。
两人一拍即合,经常为一个结构争论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一起埋头苦干。鲁小鱼总能从工匠的角度提出实际制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而赵楷则能从力学原理上给出改进方向。
在一次次失败和修改中,一款结构新颖的骑兵弩雏形渐渐清晰:
它采用了大幅反曲的复合弓臂(暂时还得用赵楷那不太可靠的胶合剂);
采用了极其简化的杠杆偏心轮上弦机构(鲁小鱼用硬木和铜钉做了出来,效果不错);
弩身更加紧凑,大量采用镂空减重设计;
甚至参考了神臂弓的弩机,进行了小型化改进……
虽然材料限制导致性能距离理想还有差距,但设计思路已经完全走通了!
就在赵楷和鲁小鱼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喜悦中时,孙主事又一次面色惊慌地跑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赵先生!不好了!库房那边……那边说我们近期领用物料过多,尤其是胶剂和铁料,远超定额,要……要卡我们的供给!还说要核查账目!”
赵楷心里一沉。又是库房!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他们不敢在质量上再做手脚,就开始在供给上卡脖子了!
“凭什么?我们领料都有记录,按规程走的!”赵楷怒道。
“他们……他们说我们的‘定额’是早年定的,如今新法生产,耗料不同,需重新核定……还说……还说我们研发新弩,耗费无度,要上报核减……”孙主事哭丧着脸。
赵楷气得脸色发青。这分明是故意刁难!骑兵弩研发正在关键阶段,靖虏弩量产也需稳定供给,一旦断供,前功尽弃!
他立刻去找曹玮反映情况。
曹玮听后,眉头紧锁:“库房竟如此行事?岂有此理!本官即刻过问!”
然而,这一次,曹玮的干预似乎没有立刻见效。库房那边搬出了各种规章制度,咬定“按章办事”,核定新定额需要时间,流程繁琐,暂时无法足量供给。
赵楷明白,这是对方换了更“合法”的手段来拖延和打压他。在官僚体系的规则内,他一个毫无根基的小管事,很难与盘根错节的旧势力抗衡。
研发和量产同时面临停滞的危险。
就在赵楷焦急万分之际,狄明月再次展现了她的“神通”。
她不知从哪里听说此事,直接带着两个狄家的家将,闯进了将作监的库房,找到那位司库,一拍桌子:
“喂!听说你卡赵先生的料子?怎么?我狄家订的货,你们也敢耽误?!”
那司库吓得脸都白了:“狄……狄小姐息怒!非是下官故意刁难,实在是……是规矩如此……”
“规矩?什么破规矩!”狄明月杏眼圆睁,“前线等着要弩呢!耽误了军机,你担待得起吗?我告诉你!赵先生那边要什么料,立刻给我送过去!少一两,我拆了你的库房!有什么规矩,让你上头找我叔父说去!”
说完,她根本不给对方辩解的机会,带着人气势汹汹地走了。
司库目瞪口呆,瘫坐在椅子上。狄家这位姑奶奶,他可惹不起啊!
果然,第二天,赵楷工坊所需的物料就恢复了供应,甚至比以前更加顺畅。
赵楷得知原委,又是感激又是好笑。狄明月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是这么简单粗暴,却又异常有效。
“歪楼”的科技树,在经历了材料困境、技术瓶颈和人为打压后,依靠着“天才学徒”的加入和“霸道甲方”的撑腰,又一次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且即将结出新的、更加奇特的果实。
骑兵弩的样机,已经在鲁小鱼灵巧的双手中,渐渐成型。